A. | 原理: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 |
B. | 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组织细胞分离开 | |
C. | 染色:解离后立即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 |
D. | 观察: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 解:A、原理:低温诱导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解离:用盐酸酒精混合液作解离液,可以使洋葱根尖组织细胞分离开,B正确;
C、染色:解离后立即用清水进行漂洗,然后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C错误;
D、观察:镜检发现视野中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只有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但细胞已死亡,所以不可能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转基因植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抗病基因,具体位置不明.如果该植物自交,子一代中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则两个抗病基因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I和II的小球必须一样多 | |
B. | I中D和 d小球可以不一样多 | |
C. | 重复2次实验后,一定有一次是D d组合 | |
D. | 该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 B. | 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C. | 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 D. |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直接培养噬菌体 | |
B. |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 | |
C. | 图中若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 | |
D. | 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需要消耗ATP | B. | 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 ||
C. | 需要的原料之一是核糖核苷酸 | D. | 碱基配对方式是A与T、G与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