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12002200320042005
A10.09.286.85.5
B3.02.11.10.30.1
C0.30.61.11.52.3
D3.02.00.400
E3.22.81.71.30.5
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
 
,请在给出的坐标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该物种在入侵后的基因频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
 
的调查.
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基因频率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专题:
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C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类似于J型曲线,表示外来物种.
2、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
解答: 解:(1)物种入侵时由于环境资源充足,数量增加很快,呈“J”型曲线.
(2)原产地中Aa=72%,故A=24%+
1
2
×72%=60%,a=4%+
1
2
×72%=40%;入侵该区后,AA=36%,故A=36%+
1
2
×48%=60%,a=16%+
1
2
×48%=40%,因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3)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地面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故答案为:
 (1)C 如图:
(2)不变 
(3)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生命活动中,与细胞膜上的受体都有关的一组是(  )
①艾滋病特异性侵染T淋巴细胞   ②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 ③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发生电位变化  ④钾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⑤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           ⑥植物细胞通过细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有二对染色体,下列各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五个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是(  )
A、
B、
C、
D、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几种概念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aHbOcNd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图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c-1B、d-1
C、d+1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对
 
南瓜茎有促进伸长作用,其中,南瓜茎对
 
更敏感.
(2)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
 
(能/不能)使该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
 
 突变体.
(3)从图b中可知,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
 
,既能
 
生长,又能
 
生长.
(4)在植物体内,除上述两种激素外,还存在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
 
等植物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科学家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C、摩尔根通过果蝇的红白眼色的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格里菲思的小鼠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通过把S型细菌和R型细菌经过的不同处理后注射小鼠,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湛江某生态系统中,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小虾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请据图回答.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鲮鱼与小虾的种间关系是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藻类在此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
 

(2)从图乙来看,在该生态系统中,鲮鱼体长在4.2cm时,若它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
 
kg.
(3)藻毒素中含有某种神经毒素,能抑制神经系统功能,该物质能够与
 
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
 

(4)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
①从图甲中看,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类是
 
,因为
 

②现要投喂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从图乙看,投喂鲮鱼的体长应该大于
 
cm,因为此时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
 
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2)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
 
(“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
 
与否以后,再滴加
 
(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3)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