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最深可达9000多米)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物密度等特点,其能量的输入主要依靠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同化作用
C.原核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高三实战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5分)柑橘浑身是宝,橘肉中富含Vc,橘皮可用于提取芒香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____法,原因是 。
(2)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用____浸泡,作用是 。
(3)橘皮经处理可得到乳液状,橘皮精油分布于液体的上层原因是 。可用 将精油分离。分离得到的精油常加入 ,其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B.“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D.“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延庆县高三3月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的生物实验,能看到的现象是
A.适宜培养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装置中产生气泡
B.经染色后持续观察某个分生细胞的分裂过程
C.在脱分化过程中组织细胞的全能性不断增强
D.在癌细胞的传代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4月高三年级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油菜素内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部位。为了研究其对植物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将数粒大麦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水培萌发。当它们的胚芽鞘长至1.5—2.0cm时,切除尖端3mm,然后切成1.0cm 长的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再分别转入用缓冲液配制的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piBR应该属于 。
(2)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mm,然后切取1.0 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需要设置CK(对照组)。CK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 中,分别于 (时间点)测量 并记录结果。
(4)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 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结果表明,使用适宜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 。
(5)该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
(1)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2)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 ,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________。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____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C.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二倍体(2n=6)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B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是d
B. 乙和丙两图所对应的细胞均可在甲图中找到
C. 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D. 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三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酶、激素、神经递质三类物质的共性是
A.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C.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具有信息传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