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中实现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该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
D.①中内容物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②中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突触的结构,a是突触前神经元,b是突触后神经元,①是突触小泡,只存在于突触前膜中,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具有神经递质的受体,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答 解:A、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到a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释放是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②突触间隙,内含组织液,但是没有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③上,B错误;
C、兴奋时,膜外电位是负电位,C错误;
D、①内容物释放的方式是胞吐,不是被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材料
B.可验证细胞的死活
C.可验证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小
D.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并遗传给后代
B.女性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父亲,再传给儿子,这种特点叫交叉遗传
C.若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离心管中沉淀物的放射性高
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实验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表.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表 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单位:×106个/mL
 温度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h24h 48h 72 h96 h120 h144 h 168h
 15℃0.8  3.03.8 4.6 4.0 3.2 2.8 2.5 
 20℃ 0.8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0.8 5.2 5.6 4.6 2.0 1.0 0.6 0.2
 30℃ 0.8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0.8 1.5 1.8 2.0 2.2 1.3 0.8 0.6
A.本实验中存在对照
B.在15~35℃温度区域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均先升后降
C.在25℃培养条件下,种群数量出现了“S”型增长趋势
D.在25℃的培养条件下种群能达到的K值最大,为5.6×106个/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的环节
B.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遗传使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
C.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最终可使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
C.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兴趣小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一种名贵花卉,流程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花粉粒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则幼苗为二倍体
B.用人工薄膜将愈伤组织,胚状体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C.该过程繁殖的完整植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过该流程后得到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图中①②③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和受体相关
B.过程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ATP供能
C.过程③实现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若突触后膜为肌膜,则肌膜的动作电位要传到肌纤维内部,肌肉才会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图为不同类型神经突触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神经递质合成后为了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所破坏而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释放后通常需要迅速降解失活,反应发生的场所是突触间隙.
(2)图A中,神经递质释放后引起 Na+大量进入突触后膜后,引起的后膜内外电位状态是外负内正;图B中,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利于Cl-进入,此时后膜是否会产生神经冲动?不会.(会,不会)
(3)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作用机理与上图B相同.
①研究发现对癫痫病人施用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可以使GABA分解速率减慢(减慢,加快),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②某种麻醉剂可以起到与GABA一样的功能,可与GABA受体结合,从而可延长(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