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呈溶解状态的大分子物质的出胞方式是(  )
A、主动运输B、胞吐
C、自由扩散D、协助扩散
考点: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吐);跨膜运输的物质是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则通过外排作用和内吞作用出入细胞.
解答: 解:由题干知是生物大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出细胞,只能以胞吐的形式出细胞.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人的性腺组织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图中n代表的数值是(  )
A、1B、2C、3D、1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C、细胞分化的结果造成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往往不可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
 
.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
 

(3)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果树的叶芽若在早期发生突变后,可长成变异枝条,但其长势一般较弱或受到抑制.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A、随机性B、普遍性
C、多方向性D、有害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mL
 
,然后向A试管加
 
,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取少量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
 
(填“不”或“也”)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④是对照实验
B、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①③
C、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
D、向右弯曲生长是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待检测的物质或结构使用试剂呈现颜色
A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
B蛋清液双缩脲试剂紫色
C麦芽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D酒精碱性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点种群增长率最大
B、在被标记的丙部分被甲捕食后,用标志重捕法估算丙的种群密度将偏高
C、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