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4是携带者
C.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frac{1}{2}$D.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2}$

分析 分析系谱图,3号和4号生育患病的9号,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解答 解:A、分析系谱图,3号和4号生育患病的9号,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无论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隐性遗传病,Ⅱ4一定是携带者,B正确;
CD、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frac{1}{2}$或$\frac{2}{3}$,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3}$.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0,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2}$,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考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熟练运用口诀判断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再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计算相关概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B.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
D.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最基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关如图坐标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b可以表示DNA复制过程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c过程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e点时的细胞数目可能是b点时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探针
细胞总RNA
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
成红细胞+-+
输卵管细胞-++
胰岛细胞--+
A.在成红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β-珠蛋白基因,缺少卵清蛋白基因
B.鸡的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比较,它们基因组DNA 和mRNA都不同
C.用丙酮酸激酶基因为探针,如果能与某细胞内的mRNA杂交,说明该细胞已发生分化
D.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β-珠蛋白基因和卵清蛋白基因属于奢侈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利用西红柿进行光合作用的研究.一组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另一组将西红柿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图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表和图回答:
组别温度(℃)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CO2浓度(%)
12500.350.368
225100.350.342
325200.350.306
425400.350.289
525600.350.282
625800.350.280
725950.350.279
(1)表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细胞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
(2)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下降,C5化合物的含量会下降.
(3)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增加若干实验组,依次增加光照强度.
(4)图T0--T1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番茄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H]、ADP、C3或C5),T1--T3表示改变某一条件后两种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若T1时刻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物质A、B又分别指的是ADP、C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元素的重要来源(洗涤剂常含有三聚磷酸钠),大量排放含磷的生活污水,最可能导致(  )
A.使水的酸度大大增加,腐蚀桥梁、闸门等设施
B.磷酸根进入水中,形成多种不溶性的磷酸盐,再吸附杂质,日积月累,河床抬高造成水患
C.浮游生物得到养分,大量繁殖、死亡、腐败,耗尽水中氧,水质恶化
D.磷酸盐有毒、致癌,不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A.
A.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8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
(3)图Ⅱ中有4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基因突变或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乙表示,图Ⅲ中的丙中的比例关系可代表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的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接种疫苗的作用是诱发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空气中某些过敏原接触有过敏体质的人体后,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吸附在呼吸道黏膜上,当相同的过敏原或相同的抗原再次接触机体时,就会发生呼吸道过敏反应.
(3)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之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4)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5)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唯一通道

C.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强弱有关

D.染色体一定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