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两次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4、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
1、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2、胚胎在早期母体中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3、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胚胎遗传性状不受受体任何影响.
解答 解:(1)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常采用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电刺激等方法诱导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两个过程.
(2)Ⅰ过程中,细胞融合直接产生的A细胞可能有3种:浆细胞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单克隆抗体与一般的抗体相比,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在体外大量生产.
(3))Ⅱ过程精子和卵细胞体外受精前,一般用培养法或化学法使精子获能,卵细胞则需要在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放在一起进行受精.
(4)Ⅱ过程优质奶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前必须将早期胚胎收集出来,其能顺利进行的生理基础是早期胚胎在母体处于游离状态,没有与母体建立组织上的联系.
故答案为:
(1)聚乙二醇、电激、振荡、离心等
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2)3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在体外大量生产
(3)培养法或化学法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4)早期胚胎在母体处于游离状态,没有与母体建立组织上的联系
点评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 |
B. | MS培养基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不含各种氨基酸 | |
C. | MS培养基需要碳源,微生物培养基不含碳源 | |
D. | MS培养基含维生素B,而微生物培养基不含维生素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胆固醇参与血液脂质的运输 | B. | 质粒没有核糖参与组成 | ||
C. | RNA聚合酶活性受酸碱度影响 | D. | 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 |
B. | 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 | |
C. | 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 |
D. | 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 |
B. | ②与核糖体的形成和某些RNA的合成有关 | |
C. |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 |
D. | 从图中看出大小分子均可从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细胞膜 | B. | 线粒体 | C. | 核糖体 | D. | 内质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甲的Ⅰ、Ⅱ、Ⅲ、Ⅳ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 | |
B. | 图甲的 m1表示太阳能,m2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 |
C. | 图乙的 b 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 |
D. | 图乙的 C 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