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是一种由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一种参与葡萄糖氧化分解的酶)导致的疾病,病人食用蚕豆后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病人中以儿童居多,成人也有发生,但很少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比例约为7 : 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蚕豆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人类蚕豆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C、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后代不可能患蚕豆病
D、蚕豆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红细胞不能大量合成糖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物质A是丙酮酸,物质D是氧气,物质E是酒精
B.过程③④所需要的酶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若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若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只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子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子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表现型为非糯性紫株与 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子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 ,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 等操作。
(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的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的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请在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绿株的基因组成。
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图中染色体,最好选择处于减数第 次分裂 期细胞。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查之前,有人认为F1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产生F1中绿株。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 杂交,得到种子(F2);
第二步:F2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植株的紫色:绿色为 ,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的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植株的紫色:绿色为 ,说明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的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表格中,生物种类、培育原理及育种方式三项的组合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 生物种类 | 培育原理 | 育种方式 |
A | 青霉素高产菌株 | 基因突变 | 诱变育种 |
B | 转基因优质玉米 | 基因重组 | 杂交育种 |
C | 无子西瓜 | 染色体变异 | 多倍体育种 |
D | 绿色皱粒豌豆 | 基因重组 | 杂交育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