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第Ⅰ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膜内比膜外电位高70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
解答 解:(1)第Ⅰ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膜内比膜外电位高70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阻遏了Na+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
(3)感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麻醉类(镇痛剂类)药物.
故答案为:
(1)高 胞吐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2)Na+ 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 抑制
(3)大脑皮层 麻醉类(镇痛剂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以及获取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理解兴奋的产生原理和传递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仁与某种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
B. | 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 |
C. | 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 |
D. |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约20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不同决定的 | |
B. | 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O原子数=m+n+R基中的O原子数 | |
C. |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 |
D. | 决定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分化而成 | |
B. | 吞噬细胞直接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分化而成 | |
C. | 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分化而成 | |
D. | 抗原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