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Ⅰ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I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内比膜外电位高(填“高”或“低”)70mV.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 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无影响.从II、III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Na+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 作用.
(3)拔牙时疼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 形成痛觉.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麻醉类类药物.

分析 第Ⅰ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膜内比膜外电位高70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

解答 解:(1)第Ⅰ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膜内比膜外电位高70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阻遏了Na+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
(3)感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麻醉类(镇痛剂类)药物.
故答案为:
(1)高    胞吐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2)Na+     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       抑制
(3)大脑皮层     麻醉类(镇痛剂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以及获取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理解兴奋的产生原理和传递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有4种碱基,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的方向反向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互补.
(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与基因的关系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乙图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除了需要模板和酶外,还需要原料、能量等条件,保证DNA分子复制精确无误的关键是碱基互补配对.
(4)若图乙的该DNA分子含有48 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的速度为105个碱基对/分,则此DNA复制约需要30s,而实际只需约16s,根据图分析是因为复制是双向进行的;由图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
(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由于诱变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D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鸟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仁与某种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C.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约20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不同决定的
B.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O原子数=m+n+R基中的O原子数
C.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D.决定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直接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为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细胞壁,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在细胞分裂末期,新细胞壁的形成与图中[D]高尔基体有关.
(2)在[F]中进行的代谢过程是光合作用,影响其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至少答出2点).
(3)当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
现象,与此相关的主要结构是[B]液泡.
(4)该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E、C、F(填字母).
(5)K+是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所需能量主要由C(填代号)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aHbO12N16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O2NS   丙氨酸:C3H7O2N    赖氨酸:C6H14O2N2苯丙氨酸:C9H11O2N经分析推算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子该多肽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的个数为11.
(2)1分子该多肽水解得到的赖氨酸的个数为5.
(3)如果1分子该多肽水解得到3个丙氨酸,则a=60.
(4)如果第(3)问成立,则b=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动物激素化学本质及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大致将其分为含N类激素和类固醇类激素两大类.含N类激素是大分子有机物,类固醇类激素则是一种脂溶性的小分子.下面两图从分子水平分别阐明了两类激素在靶细胞上引起生理效应的原理.分析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甲、乙分别代表两类激素.①②③代表相应的生理过程.AMP为一磷酸腺苷,是ATP水解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

(1)甲激素为类固醇类激素,此激素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长期饥饿的人的血液中某种激素含量较低,这种激素可能属于甲、乙中的乙激素.雌激素的作用机理最可能类似于甲、乙中的甲激素.
(2)两图中存在A和U互补配对的生理过程有①和②过程(用图中标号回答).在导致特定生理效应发生的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激素是甲、乙中的甲和乙激素.
(3)在正常机体中甲、乙两类激素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在同一细胞内发挥调节作用,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对甲激素的作用不明显,其原因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使转录难以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细胞中,含高尔基体和核糖体较多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B.汗腺细胞C.心肌细胞D.胰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