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表是某小组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实验,请依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试管 甲试管乙
1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mL2mL
2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1mL/
3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1mL
4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2滴2滴
5观察11
(1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观测的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气泡数量.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①实验步骤14互换,
②可增加丙试管,在加HCl或NaOH的步骤中换为加入1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
①若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少,丙试管产生气泡数量多,则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
②若甲乙丙三支试管产生的气泡数量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受pH影响
(3 )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冷藏(高温/冷藏)处理,原因是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冷藏酶不会失活
(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低.
(5)能否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过氧化氢不稳定,在高温下会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从而不能正确表现酶活性.

分析 观察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用产生的气泡数量作为观测的指标.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在设计实验时要有对照,对照实验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低温抑制活性,但温度合适后其活性还可以恢复,高温可以使其失去活性.

解答 解:(1)分析实验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PH,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观测的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气泡数量.
(2)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可知,由于酶具有高效性,一般先加底物,然后控制条件,再加入酶,因此实验步骤1与4互换;并且实验缺少空白对照组,应增加丙试管,在加HCl或NaOH的步骤中换为加入1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
①若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
②若甲乙丙三支试管产生的气泡数量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受pH影响
(3)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变性失活,而冷藏时,只是活性受到抑制,在适宜条件下,其活性能恢复,因此可以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冷藏保留到下次使用.
(4)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低(或弱).
故答案为: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相同时间内 )试管中产生气泡数量
(2)①实验步骤1、4互换
②可增加丙试管,在加HCl或NaOH的步骤中换为加入1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
①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少,丙试管产生气泡数量多
②若甲乙丙三支试管产生的气泡数量基本一样
(3)冷藏;  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冷藏酶不会失活(只要答出高温会使酶失活即可)
(4)低(或弱)
(5)不能   过氧化氢不稳定,在高温下会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从而不能正确表现酶活性

点评 本题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实验为载体,考查了考生实验设计和修订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能够掌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

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牛的黑色对红色是显性,现有一头黑色公牛,若要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与之交配的母牛最好是(  )
A.黑色母牛B.红色母牛C.杂色母牛D.白色母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为DNA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片段,请回答:
(1)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2)DNA 一条链中相邻的A和T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
(3)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frac{A+C}{T+G}$的数量之比为$\frac{2}{3}$,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frac{3}{2}$,整个DNA中该比值为1.
(4)若该DNA由2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则鸟嘌呤有1200个,该DNA分子在第3次复制过程中需要480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种群年龄组成三种类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增长型型,这类种群的种群密度会增大.
(2)C属于稳定型,
(3)假设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大量诱杀稻田内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就会破坏害虫种群的正常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明显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
C.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至少含三个神经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三种微生物提取液(提取液中淀粉酶浓度相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F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的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激素分泌腺体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肾上腺素肾上腺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雌性激素卵巢促进卵巢发育和卵细胞形成
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近些年的情况表明,HIV感染人群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流行形势出现复杂化的趋势.艾滋病仍然是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因此艾滋病病人易患严重感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这表明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在对艾滋病等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中,依
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这道防线的特点是后天形成的,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