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菠萝、仙人掌等植物有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如图二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
 
,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
 
 

(2)若在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则其后一小段时间内,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
 

(3)此类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由此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菠萝、仙人掌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的来源,先结合题图分析这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特点,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解答.
解答: 解:(1)二氧化碳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还原成C6H12O6,光反应必须为此过程提供还原氢和ATP,夜晚无光不能进行光反应,所以这类植物虽然能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合成葡萄糖;分析题图可知,该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
(2)上午10点时,气孔关闭,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来自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与外界二氧化碳的关系不大,此时即使突然降低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则其后一小段时间内,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基本不变.
(3)由题意可知,此类植物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由此推测其生活在炎热干旱的环境.
故答案应为:
(1)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碳反应提供所需的ATP和NADPH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    呼吸作用产生
(2)基本不变
(3)炎热、干旱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活中炎热、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的二氧化碳的利用途径,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考查学生的 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B、基因工程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人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在分裂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右图所示细胞中含有两对等位基因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细胞内含有1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农业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断增加生态农业中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单一耕作的传统农业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请协助完成“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1.8 1.4 1.0 0.6 0.4 0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标准.取 7 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上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 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步骤二: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少量的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步骤五:
 

结果分析:将A试管中颜色与第一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结果分析:(略)
分析上述步骤回答:
(1)步骤三的实验操作是将装有
 
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2)步骤五的实验操作是分别取
 
,向其中分别加入
 
,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 2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实验使用的
 
中是否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abl位于9号染色体上,表达量极低,不会诱发癌变.在慢性骨髓瘤病人细胞中,该基因却被转移到第22号染色体上,与bcr基因相融合,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发生癌变.据图回答:
(1)如图所示的癌变原因,从变异的类型看属于
 
.患者的早期诊断可采用显微镜检测是否存在
 

(2)医学上发现可以利用过量的脱氧胸苷治疗癌症,其基本原理是抑制DNA的
 
,达到终止癌细胞增殖的目的.另外,也可以通过移植
 
的方法来治疗.
(3)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死亡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这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借助
 
的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选择性激活癌细胞内的死亡基因,从而治疗癌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融合、重组和降解.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
(1)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
 
发生改变.
(2)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
 
酶.
(3)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
 
.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
 
(正相关、负相关)关系.
(4)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正常体细胞不断走向衰老的原因是
 

(5)科学家发现精子中的端粒长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无关,这是因为精子细胞中
 
能正常表达,使
 
保持一定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图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