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⑤处给予适宜刺激,可以在③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 |
B. | 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 | |
C. | a、c处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外流 | |
D. | 完成反射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⑤的长度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灰质,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答 解:A、在⑤处给予适宜刺激,在③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因为兴奋在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导,A错误;
B、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B正确;
C、a、c处电位都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C错误;
D、反射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突触的数量,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丟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现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則发生了改变
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含义有所不同 | |
B. |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 |
C. |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 |
D. | 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故不能产生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 | B. |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 ||
C. | 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 D. | 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 |
B. | 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 |
C. | 如果分泌细胞是效应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 | |
D. | 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以降低血糖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