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升高,其原因是正常人由于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而进食后正好相反.
(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

分析 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刚进食后,由于消化道消化吸收,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加速细胞摄取、利用合格储存葡萄糖,使血糖含量下降;饥饿状态下,血浆中葡萄糖浓度较低,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2、分析题图可知,在饥饿状态下,血浆中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酮体浓度逐渐升高,又知酮体酸性较高,因此酮体增加,会降低血浆的PH,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人体不能进食注射葡萄糖的目的一是满足人体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二是降低血浆中酮体的浓度,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正常人在刚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而饥饿状态下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因此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升高.
(2)由分析可知,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降低血浆中酮体的浓度,有利于维持血浆正常的酸碱度.
故答案为:
(1)升高    正常人由于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刚进食后正好相反
(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内环境PH的稳态,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利用基因工程可以使哺乳动物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这种转基因动物可用来生产药用蛋白如生长激素、血清白蛋白等.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科学家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将生长激素基因与牛的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牛的受精卵中.
(3)上述所得到的受精卵需经体外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方可移植到母牛子宫内.培养动物胚胎的培养液中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
(4)转基因牛进入泌乳期后,生长激素基因在乳腺细胞中通过转录和翻译表达出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一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处理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mgCO2•dm-2•h-1 11.1 15.1 22.1 23.720.7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其依据是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并可推测,增加(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的“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数值变化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一③曲线各表示哪项数值变化:①自然资源;②粮食;③环境污染
(2)从总的趋势分析,该模型存在的缺陷是人口迅速增加后迅速出现下降,资源下降、工业生产增长趋缓后出现下降,污染日趋严重
(3)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CO2浓度(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尿崩时,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
B.发生尿崩时,会产生较强的渴觉,以增加饮水
C.抗利尿激素在垂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D.发生尿崩时,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不可能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了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松果体,图中去甲肾上腺激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体液(或激素)调节,在HPG轴中,促性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垂体,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降低,原因是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
A.遗传B.变异C.环境D.自然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