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人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 (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鄉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待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5)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DNA都具有双螺旋结构,按半保留方式复制,但遵循中心法则的程度明显不同 | |
B. | 能引起细胞核基因突变的因素都能引起细胞质基因突变 | |
C. | 在人工诱变条件下,细胞核DNA的突变率常比细胞质DNA的突变率显著地高 | |
D. | 在所有生物中,细胞质基因表现为母系遗传,而细胞核基因表现为两性遗传. | |
E. | 细胞质基因中的个别遗传密码子不同于细胞核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若是根毛细胞的细胞膜,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a过程 | |
B. | 若是肝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 |
C. | D物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 |
D. |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选择透过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于D细胞 | |
B. | 从理论上分析,图中H为男性的概率是1 | |
C. | 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frac{7}{16}$ | |
D. | 正常情况下,H个体和G个体的性别相同的概率为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 |
B. | 自交时,对父母本都无需做任何处理 | |
C. | 测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隐性亲本的雄蕊 | |
D. | 人工授粉后,须对母本进行套袋隔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河南省六市联考高考一模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各种生理指标基本一致的健康小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置于25℃和15℃的环境中,比较两组产热量(Q甲、Q乙 )与散热量(q甲、q乙 )的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
A.Q甲=Q乙 B.Q乙=q乙 C.Q甲>q乙 D.Q乙>q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甘肃省陇南市高考模拟(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小鼠皮肤组织皮肤细胞培养细胞1培养细胞2.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
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常二倍体核型
D.丁过程得到的部分细胞失去贴壁粘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甘肃省陇南市高考模拟(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三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0多年前,位于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大峡谷北缘的卡巴森林是美国最美丽的森林之一,大约有1000多只鹿生活在松林、云杉和冷杉林中,印第安人每到秋天就要狩猎这些鹿,他们的吃和穿全靠这些鹿。1906年该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政府奖励捕杀狼、豹、山狗等肉食性野兽。这个方案初期非常成功,到1925年鹿群增长到约1000000只,但是到了1930年鹿群下降到月25000只,到了1942年只剩下约8000只成活,森林已经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鹿群不喜食的野草和灌木。
(1)人们在对鹿群种群密度调查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法。对调查数据分析,100多年前鹿种群数量变化还处于波动状态,而人为大量捕杀狼、豹、山狗等肉食性野兽后,鹿群数量大量增长后又急剧下降,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_,而人类在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改变其 和_____。
(3)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无限的。
(4)绘制鹿种群的能量去向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