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白化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要求答出所在染色体类型和显性或隐性)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a.
(3)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0,9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frac{2}{3}$.7号和8号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frac{3}{4}$.
(4)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正常女孩子的概率为$\frac{5}{12}$.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3号和4号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1)根据分析可知,白化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由于10号和11号都患病,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a.
(3)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其基因型为Aa,为纯合体的概率为0;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由于3号和4号都是Aa,所以9号为AA或Aa,是杂合体的概率为$\frac{2}{3}$.7号和8号都是Aa,所以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frac{3}{4}$.
(4)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正常女孩子的概率为(1-$\frac{2}{3}$×$\frac{1}{4}$)×$\frac{1}{2}$=$\frac{5}{12}$.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   Aa   aa
(3)0    $\frac{2}{3}$    $\frac{3}{4}$   
(4)$\frac{5}{12}$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  )
A.乳酸B.酒精C.CO2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某兴趣小组猜测红薯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甜度比较高的还原糖,土豆中可能不含淀粉酶.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分子.糖类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会生成砖红色沉淀.
(2)淀粉酶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淀粉分解为小分子还原糖,根本原因是淀粉酶能降低淀粉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淀粉酶不能催化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原因是酶具有专一性.
(3)为了证明“红薯中含有淀粉酶.土豆中不含淀粉酶”的假设是否成立,兴趣小组将直接粉碎并过滤后获取的红薯提取液和土豆提取液,分别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符合预期.但老师指出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假设成立,原因是红薯提取液本身含有的还原糖影响实验结果.请提出实验改进的思路:去除红薯提取液和土豆提取液中的淀粉和还原糖后,再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结构②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C.结构③的膜表面积大,有利于实现能量转换
D.结构④中含有大量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回答以下有关实验的问题:
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
⑦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⑧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⑤中加碳酸钙以保护叶绿体中色素,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2)实验⑧中装片制作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一个视野中发现处于中期的细胞,能否观察到该细胞的着丝点分裂不能.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④⑧(填标号),需要水浴加热的是①⑦(填标号),需要用颜色反应确定的是①②③⑦.
(4)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处理中正确的一项是C
A.做⑦实验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B.做④实验时,可用鸡血红细胞代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③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双缩脲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浙江“小苏打饿死肿瘤”的新闻仍然在持续发酵,其实这是被媒体误读的靠谱研究.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摄取和利用乳酸,乳酸的产生和堆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小苏打只是“饿死肿瘤”的配角,它能中和肿瘤内部的乳酸,改变肿瘤细胞的内环境,使肿瘤更容易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的代谢无差异,代谢终产物以乳酸为主
B.乳酸不断累积,为细胞提供主要的能量来源,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C.“小苏打饿死肿瘤”即口服十几元的小苏打,就可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
D.肿瘤细胞内部酸性环境的形成可能与缺氧或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文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过递,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毛囊性鱼鳞病、秃发、畏光综合征(IFAP)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极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以非瘢痕性无毛发或毛发稀疏,严重畏光及毛囊性角化过度为三大特征性表现.IFAP最初被提出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近年来,随着更多病例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IFAP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被提出,该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至今不清.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白发产生,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2)若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现有某家族中 一男性IFAP患者的母亲、外公、奶奶以及他的两个叔叔都是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正常,则该病的遗传方式更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填“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原因是若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患者的父亲一定患病,那么他和一个正常女性婚配,其子女患病情况是子女患病概率都为$\frac{1}{2}$.
(3)若某地区有一定数量的该病患者,但无法得知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欲判断IFAP到底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请提出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及判断方法:统计患者中男女人数,若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男女患者人数接近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
C.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线粒体中还原氢与氧结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