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中甲、丙、丁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
B. | 从捕食关系分析,能量最少的是图中丙所处的营养级 | |
C. | 甲→丁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 |
D. | 甲→乙和乙→甲过程碳的流动形式相同,但对应的生理反应不同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乙是大气、甲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丙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丁为消费者.
解答 解:A、图中甲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丁是消费者,乙是大气中的CO2库,三大功能类群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B、分解者丙不参与构成食物链,B错误;
C、甲为第一营养级,丁为第二营养级,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C正确;
D、甲→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均为CO2,但在甲→乙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为呼吸作用,而在乙→甲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主要为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碳循环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图中箭头方向作出准确的判断;识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丁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 |
B. | 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 |
C. | 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 |
D. | 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项目 | 摄入的能量 | 呼吸消耗的能量 | 以有机物形式储存的能量 |
能量(×103KJ) | 32 | 12 |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
B. |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
C. | 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 |
D. | 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一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 |
B. | 这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味蕾 | |
C. |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
D. | 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 |
B. | 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 |
C. | 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 |
D. |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每一代均有患者,该病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 | |
B. | Ⅰ-1和Ⅰ-3有可能都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 |
C. | 若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Ⅲ中不一定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女性仅有Ⅲ-5 | |
D. | 若致病基因只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Ⅱ-4为杂合子的概率为$\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