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内蒙古赤峰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众多的河流、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林海等等,其生物多样性较高,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赤峰市海拔最高的地区是克什克腾旗,它享有“世界地质公园”美誉,是全市旅游的主阵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为了响应“生态兴族”当地居民把荒山变成绿水青山使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_____演替。
(2)如图为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简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从乙流向丙,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甲的作用____________。
②城市污水在流经人工湿地之前往往需要经过稀释,其需要稀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鞭毛藻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就地保护 直接 次生 含碳有机物 将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城市污水的浓度过高,能导致湿地生物由于渗透失水而死亡
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3.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
4.分析题图可知: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赤峰市海拔最高的地区是克什克腾旗,它享有"世界地质公园”美誉,是全市旅游的主阵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当地居民把荒山变成绿水青山的过程中由于原有的土壤条件仍然存在,所以该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2)①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含碳有机物;甲是分解者,其作用是将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②城市污水在流经人工湿地之前往往需要经过稀释,原因可能是城市污水的浓度过高,能导致湿地生物由于渗透失水而死亡;
(3)鞭毛藻具有趋光性,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说明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栽培观赏植物常春藤能够利用甲醛,清除甲醛污染。研究发现外源甲醛可以作为碳源被整合进入常春藤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
(1)图1中循环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循环中能量的转化为__________。
(2)追踪并探明循环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径,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常春藤细胞同化HCHO的场所是__________。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实验。如下表是常春藤在不同甲醛浓度下测得可溶性糖的含量。甲醛脱氢酶(FALDH)是甲醛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图2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该酶的活性相对值。图3是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
表:不同甲醛浓度下常春藤可溶性糖含量
组别 | 样品 | 0天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① | 1个单位甲醛浓度 | 2271 | 2658 | 2811 | 3271 | 3425 |
② | 2个单位甲醛浓度 | 2271 | 2415 | 2936 | 2789 | 1840 |
③ | 水处理 | 2271 | 2529 |
(3)表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4)1个单位甲醛浓度下,常春藤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综合上述信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综合分析表1、图2和图3的信息,在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径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将灵敏电流计的两极分别置于某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并刺激c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前,电流计指针处于表盘中央
B.刺激c处前,a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C.刺激c处后,b处膜电位将发生改变
D.刺激c处后,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向左的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丘脑在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
(1)当人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内的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增多。
(2)图中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激素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
(3)天气寒冷时,下丘脑可分泌________通过作用于垂体再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_____。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通常机体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甲状腺激素,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水平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B. ②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D. 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发育性青光眼(婴幼儿型和青少年型)具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如图是某家系发育性青光眼的系谱图。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发育性青光眼(婴幼儿型和青少年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如图是某家系发育型青光眼的系谱图.
检查发现,发育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小梁细胞中M蛋白异常。为研究其病因,研究者用含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与M蛋白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分别导入Hela细胞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和细胞中荧光的分布情况,实验分组及检测结果如表:
(R:红色荧光蛋白基因;M+:正常人M蛋白基因;M-:青光眼患者M蛋白基因;表示只含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片段,表示含荧光蛋白基因和M蛋白基因的质粒片段,此时两基因表达的产物是一个整体)
【1】经检测发现 I-2 无致病基因,可知发育性青光眼是____遗传病。
A.常染色体显性
B.常染色体隐性
C.X 染色体连锁显性
D.X 染色体连锁隐性
【2】红色荧光蛋白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A.指示 M 蛋白基因的位置
B.探究 M 蛋白是否会降低荧光强度
C.示踪 M 蛋白的分布与去向
D.筛选出正常基因的细胞
【3】据上表推测发育性青光眼的病因_____。
【4】为验证 M+和M-的显隐性关系,有同学提出将第 2 组和第 3 组的质粒同时导入一个细胞中(基因型为 M+M-),此时的荧光分布应为_________。若将以下个体细胞内相应等位基因重复以上操作,也可得到相同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
A.Ⅰ-1 B.Ⅰ-2 C.Ⅱ-2 D.Ⅲ-1
【5】Ⅲ-2 结婚后育有一子正常,现准备要生二胎,为防止发育性青光眼病孩的出生,其妻子怀孕后需要进行的产前诊断是_____。
A.B 超检查B.性别确定C.基因检测D.染色体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开创性发现,解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氧气适应过程的机制。Semenza发现了一种与特定DNA片段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并会随着氧浓度的改变发生相应的改变。他称这种复合物为缺氧诱导因子(HIF),发现HIF由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为转录因子HIF-1α 和 ARNT。下图为HIF作用机理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转录因子HIF-1α 和 ARNT的合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但不需要消耗ATP
B.若编码转录因子ARNT的基因发生突变,则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会减小
C.在正常氧水平下,HIF-1α则由蛋白酶体[2]快速降解,氧调节了这一降解过程
D.为了提高HIF表达水平,胞内可能出现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HIF-1α 和 ARN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鳉鱼)。如图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1万多年后,D湖中的___________称为该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a和 b)能进行交配并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鳉鱼种群a和种群b之间存在________,它们属于两个_________;来自C、D两湖的桃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
(3)在5000年前,A湖泊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甲、乙两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甲水草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乙水草的染色体组数是甲水草的2倍,则乙水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进而导致染色体组倍增形成的四倍体水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