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5秋•临沂月考)下列各项中,基本单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质粒,基因,染色体

B.糖原,纤维蛋白原,抗原

C.脂肪,胆固醇,维生素D

D.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如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
A10-0.120
B10-0.15
C-100.1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营养、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取样前振荡试管;②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15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2.88×108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花药培养技术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同之处在于(  )
①培养基配制方法  
②无菌技术  
③接种操作   
④选材   
⑤都需要更换培养基.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得到的系谱图.并且调查发现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若Ⅲ2与Ⅲ3婚配,其后代(U)患病的可能性为(  )
A.$\frac{1}{3}$B.$\frac{2}{3}$C.$\frac{15}{16}$D.$\frac{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春•赣州期末)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绿叶色素的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叶黄素扩散速度最快

B.用健那绿处理小麦根尖后在高倍镜下可见蓝绿色线粒体和绿色叶绿体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对细胞染色

D.用小麦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依次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南昌校级月考)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其家族中都有遗传性囊性纤维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医生对他们进行了遗传咨询后,决定运用试管婴儿的方法实现他们的优生愿望.

(1)医生首先为女性注射 ,刺激卵泡成长,实现控制性超数排卵,然后在局部麻醉下从卵巢中吸取 ,并在显微镜下将其移到含特殊培养液的培养皿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

(2)从男性体内采集精子经过 处理,其方法通常采用 .处理后的精子与卵子放在含有 的同一培养皿中完成

(3)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检查 ,分别对多个胚胎的细胞进行基因检测,选择出无致病基因的胚胎( 个细胞阶段)植入母亲 内,避免遗传病孩子出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临沂一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南昌校级月考)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概念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消化酶释放的方式是③

B.④的含义是“是否消耗能量”

C.植物细胞吸收尿素的方式是⑤

D.⑥的含义是“是否为逆浓度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一对青年张某(男)、李某(女)向医师进行婚前遗传咨询.医师经询问调查获知:

①甲病、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双方家庭均不含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②张某患甲病,且其家系图如图,图中Ⅲ3即为张某,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
③李某及其父母均正常,但她的弟弟患乙病.
若以上基因传递过程中不考虑基因突变的发生,请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确定依据是:通过Ⅰ1 与Ⅱ2个体间的关系及表现型可排除伴X显性遗传;通过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及Ⅲ2个体的表现型可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隐性遗传).
(2)已知乙病在男性人群中的患病率远高于女性人群,则乙病的另一遗传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
(3)若医师通过一定办法确定了本题中张某和李某两人的基因型,并且推算出他们婚后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是$\frac{5}{8}$.图2中的圆形代表体细胞,请在圆内作图,正确表示李某的体细胞中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甲病相关基因用A或a字母,乙病相关基因用B或b字母,竖线代表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