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哺乳动物的淀粉酶和蔗糖酶的催化作用.
一.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及沸水浴设备、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等.
二.试剂和材料
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唾液淀粉酶溶液等.
三.取4洁净的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
序号项目试管
1234
1淀粉溶液(ml)1-1-
2蔗糖溶液(ml)-1-1
3唾液淀粉酶溶液(ml)0.50.5--
4蔗糖酶溶液(ml)--0.50.5
537℃恒温水浴保温5分钟
6斐林试剂(ml)1111
7沸水浴加热1-2分钟
8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蔗糖酶、唾液淀粉酶,可产生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l和4号.
(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①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还原糖(麦芽糖),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但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②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3)该实验的结论: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
(4)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实验前应检查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是否有还原性杂质.请简要叙述实验前检查蔗糖溶液是否有还原性杂质的方法步骤:①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将实验前准备的蔗糖溶液lml注入该试管,然后按照上表中5、6、7、8的要求操作
②若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蔗糖溶液没有还原性杂质.可用于此实验.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蔗糖溶液含有还原性杂质.不能用于此实验.

分析 一是依据题目要求“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试验分组应为:在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中分别加入蔗糖酶溶液和淀粉酶溶液4组,通过对照只有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溶液、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溶液时才会生成还原糖,使酶的专一性得到验证.二是依据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则进行实验分组,明确实验条件,正确设计实验步骤,选择适宜的实验现象显示方法(鉴定是否有还原糖生成).三是依据实验原理预测实验结果及其结论.

解答 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哺乳动物的淀粉酶和蔗糖酶的催化作用,故自变量是蔗糖酶、唾液淀粉酶,通过对照只有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溶液、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溶液时才会生成还原糖,故可产生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l和4号.
(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①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还原糖(麦芽糖),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但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②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3)通过实验可知,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还原糖(麦芽糖),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但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故该实验的结论: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
(4)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实验前应检查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是否有还原性杂质.实验前检查蔗糖溶液是否有还原性杂质的方法步骤是:
①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将实验前准备的蔗糖溶液lml注入该试管,然后按照上表中5、6、7、8的要求操作
②若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蔗糖溶液没有还原性杂质.可用于此实验.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蔗糖溶液含有还原性杂质.不能用于此实验.
故答案为:
(1)蔗糖酶、唾液淀粉酶   l和4
(2)①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还原糖(麦芽糖),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但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②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3)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
(4)①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将实验前准备的蔗糖溶液lml注入该试管,然后按照上表中5、6、7、8的要求操作
②若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蔗糖溶液没有还原性杂质.可用于此实验.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蔗糖溶液含有还原性杂质.不能用于此实验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要求考生掌握酶的特性,能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结合表中信息完善实验步骤,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同时还要求考生掌握还原糖的鉴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单克隆抗体是指,其特点是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2)如图所示的融合过程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病毒)作为诱导剂.由于图中的单克隆抗体来自鼠,应用于人体,会作为产生异物,加速排斥反应,而且完整的抗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过大,难以穿透肿瘤组织,达不到有效治疗的浓度,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制备出了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单克隆抗体.
(3)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器官)中采集.从下表看,用于筛选杂交瘤细胞的是含特定成分的培养基.
培养基特殊成分主要作用
次黄嘌呤骨髓瘤细胞不能利用
氨基蝶嘌呤阻断DNA合成
胸腺嘧啶核苷脾细胞用于合成DNA
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在多孔培养板上进一步培养筛选的原因的是因为有多种杂交瘤细胞,不经筛选不能得到单克隆抗体.
(4)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体外培养法,可获得10μg/mL的抗体;②动物体内诱生法可获得5~20mg/mL的抗体.你选择的方法及原因是大量生产选①,小规模生产选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过程属于被动转运的是(  )
A.水通过质膜B.葡萄糖通过质膜进入肌细胞
C.K+通过质膜D.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巨胚稻因胚的增大而胚重增加,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为研究巨胚的遗传特性,科学家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如表数据:
组别纯种亲本组合观测粒数F1平均胚重(mg)F1平均粒重(mg)
巨胚×巨胚300.9219.47
正常胚×正常胚300.4721.84
正常胚♀×巨胚♂300.4721.30
巨胚♀×正常胚♂300.4821.37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1)上述一对相对性状中,巨胚为隐性性状.
(2)现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母本为胚发育提供营养而决定胚的性状;第二种观点认为胚的基因型决定胚的性状.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上述实验,用遗传图解和文字加以说明.
观点:同意第二种
遗传图解:

文字说明:采用正交与反交,不论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本是巨胚(gege)还是正常胚(GeGe),F1基因型为Gege,都表现为正常胚,说明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6个燕麦胚芽鞘分别做如图的处理,然后均给予左侧单侧光照射.预测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有(  )
A.②④B.②⑤C.①⑤D.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中,没有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比例是相同的
B.外显子所含碱基对一般多于内含子
C.只有内含子序列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D.非编码区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遂宁射洪中学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 b. c. d 的名称分别是( )

A.①②③① B.②③①① C.③①②③ D.②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