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利用不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数量大大增加,是快速、大量培养微生物的有效手段。下图描述了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培养结束后,发现⑤培养基上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⑥采用单细胞挑取法,将所选菌种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接种环要__________________灭菌,待其________后,再去挑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操作完成后需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目的是___________。
(5)如果用这种方法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经常用加入了____________的鉴别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纤维素分解菌会因为产生纤维素酶使菌落周围出现__________。
【答案】 扩大培养/或使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比例增高 起对照作用 稀释倍数不够,菌液的浓度太高;画线时,画线第一次没有灭菌即接着划第二次;培养过程中灭菌不严,受到了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在火焰上灼烧 冷却 杀灭残留物 刚果红 透明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分离,考查对微生物培养、分离方法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明确微生物培养的灭菌、接种、分离方法,理解鉴定微生物的原理。
(1)①→③在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液体富集培养基中重复培养的目的是扩大培养/或使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比例增高。
(2)设置⑥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证明该菌落只以对羟基苯甲酸为营养源。
(3)发现⑤培养基上菌落连成一片,可能菌液稀释倍数不够,菌液的浓度太高;或者是画线时,画线第一次没有灭菌即接着划第二次;或者是培养过程中灭菌不严,受到了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4)为防止污染,接种环要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待其冷却后,再去挑菌落接种到试管中。接种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目的是杀灭残留微生物。
(5)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加入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会因为产生纤维素酶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绿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图乙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为25℃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变化情况(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E→F过程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__。
(2)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该实验能否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_________。若能,最大值为多少?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2小时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段是__________h,实验12小时后绿藻干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4)图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 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C. 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 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色的脂肪微粒。
(2)种子萌发的2—6天,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猜测:NO3-浓度会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速率。写出探究NO3-浓度对小麦种子呼吸作用速率影响的简要思路(不要求预期结果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对白花显性。现有两株开红花(杂合子)的豌豆植株杂交,其后代红花与白花的是( )
A.2:1 B.3:1 C.4:1 D.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H2O2酶对H2O2分解的影响,某学生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制备30%新鲜猪肝研磨液;
②设置实验组如下(图1):横向为梯度pH值,纵向为不同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③每支试管加入等量且足量H2O2溶液,并设置相同且适宜的反应温度;
④设计实验记录表如下(图2);
⑤以加入猪肝研磨液后同等时间内测得的H2O2减少量为实验结果作记录。下列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无论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发现酶的最适pH值
B. 无论pH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酶量影响反应速率
C. 无论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记录表中作出的曲线图形都近似抛物线
D. 此实验有2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温度、H2O2浓度等是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优胜劣汰的思想影响着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的世界观
④为中国的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型流感病毒(H1N1)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符合人体免疫分析的是( )
A. 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
B. 呈递给甲细胞的抗原是吞噬细胞重新合成的子代病毒外壳
C. 甲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能特异性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
D. 甲细胞直接感受抗原刺激会产生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