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引起“水华”和“赤潮”的原因是(  )
A.温室效应B.臭氧空洞C.酸雨D.水体污染

分析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解答 解: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在淡水中称为“水华”.海洋赤潮的发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故选:D.

点评 人类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观察某生物组织切片中的染色体出现如图箭头所指行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切片取材自生殖器官B.此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
C.该行为可导致配子多样D.此细胞染色体数已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一些情况下,细胞可通过自噬作用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为探究B蛋白对细胞自噬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B蛋白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溶胶中折叠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B蛋白可以与磷脂结合,识别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进而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降解受损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细胞自噬的意义是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维持细胞内的稳态.

(2)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所示.研究人员判断B蛋白可以诱导自噬体的形成,依据是敲除B蛋白基因后(b组与a组比较),细胞内自噬体数目下降;敲除后转入正常B蛋白基因(c组与a、b组比较),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恢复,敲除后转入B蛋白基因的突变基因(d组与a、b组比较),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未恢复.
(3)为研究B蛋白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将正常B蛋白或失活的B蛋白与纳米金颗粒(能与B蛋白结合)、脂质体(人工构建的脂双层球体)进行共孵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图2所示结果.实验观察到正常B蛋白存在时,金颗粒聚集在脂质体与脂质体连接处,而失活的B蛋白存在时无此现象.结合(2)的结果推测B蛋白的作用机理是与磷脂分子结合,诱导膜泡融合,促进自噬体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它侵染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增殖过程中会发生A-T、G-C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B.流感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C.翻译过程的直接模板是-RNA
D.该流感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水稻的弯曲穗和直立穗是一对相对性状,野生型水稻为弯曲穗.与直立穗相关的基因有多个,目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直立穗品系是水稻9号染色体上DEP1基因的突变体--突变体1.
(1)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野生型水稻,并采用多代自交(填“杂交”、“测交”或“自交”),获得一个新型直立穗稳定遗传品系-突变体2.为研究突变体2的遗传特性,将其与纯种野生型水稻进行杂交,得到F1后进行自交,结果见表1.由此结果分析,其遗传符合基因分离规律.半直立穗性状出现说明直立穗基因对弯曲穗基因不完全显性.
表1 突变体2直立穗特性的遗传分析
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
弯曲穗半直立穗直立穗
野生型×突变体2半直立穗185365170
(2)检测发现,突变体2直立穗基因(DEP2)位于7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突变使突变体2中相应蛋白质的第928位的精氨酸(AGG)置换成了甘氨酸(GGG).利用DNA测序技术分析,发现该基因发生1个碱基对的改变.由此推测DEP2基因内部的变化可能是碱基替换.
(3)已知突变体1直立穗的遗传特性与突变体2相同.将突变体1纯合子与突变体2纯合子杂交,然后将F1与野生型进行杂交,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弯曲穗:半弯曲穗:直立穗=1:2:1(细胞含2个或以上直立穗基因则表现为直立穗),则证明DEP1基因与DEP2基因互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研究还发现另一种直立穗水稻突变体,表现出产量明显下降的特征.其突变发生于基因DEP3内部,突变基因编码的mRNA中部被插入3个相邻的碱基GGC,推测翻译后蛋白质分子量发生的变化为a、b(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甲乙所示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转运的都是大分子物质B.都需要消耗ATP
C.都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输送的D.都能体现膜的选择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B.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Ⅱ段
C.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Ⅰ段D.整个过程不会出现四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细胞器中,能够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能将吞噬泡内物质消化的是(  )
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如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
B.前者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后者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前者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后者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D.两者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