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长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种.若用灭鼠剂防治,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科研人员研究了不育剂EP-1对当地长爪沙鼠种群数量的影响.3月初在试验区投放不育剂饵料,对照区为自然状态;3月一10月间定期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和幼体(0-1月龄)比例,研究期间长爪沙鼠迁入迁出情况不明显,忽略不计.其中幼体比例统计结果如图:
(1)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时,在0.5hm2的样地上,第一次捕获60只,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的40只中有20只带标记.据此估算,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240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因此估算值偏大.
(2)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EP-1含有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器官),使雌性长爪沙鼠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显著降低.
(3)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推迟(“推迟”或“提早”)、出生率总体水平降低.(“升高”或“降低”)
(4)长爪沙鼠喜居于干旱沙质土壤地区,常见于荒漠草原,其体内抗利尿(激素)激素水平一般较高,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分析 1、据图分析,对照区幼鼠组成比例在5月达到最高,而试验区幼鼠组成比例在9月达到最高,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推迟,且根据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数量减少,故出生率总体水平降低.
2、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解答 解:(1)设0.5 hm2的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数量为X,根据标志重捕法,可得比例式:X/60=40/20,X=120,故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240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会导致重捕到有标志的鼠数量少于20,导致X增大,即估算值偏大.
(2)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导致垂体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也导致下丘脑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卵巢减少雌性激素和卵细胞的生成,抑制其生殖.
(3)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为9月,对照区为5月,故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较晚,且其幼体(0-1月龄)比例偏低,导致出生率总体水平偏低.
(4)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缺水,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该地区长爪沙鼠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较高,能够促进对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水的重吸收,保持体内细胞外液的正常渗透压.
故答案为:
(1)240   大  
(2)下丘脑、垂体 
(3)推迟    降低
(4)抗利尿(激素)  自然选择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和自然选择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该细胞内不含有X染色体

B.该生物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Ⅱ分裂中期

C.该生物的体细胞中着丝点最多时有8个

D.如果a上某点有基因B,a'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人注射了乙肝疫苗后,可引起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是(  )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乙肝病毒抗体
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剌激机体产生能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科研小组得到一水稻突变体,叶子呈现出淡绿色,测定光照强度对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突变体水稻叶片比野生型水稻叶片的绿色稍浅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较低.研究发现四种光合色素中只有叶绿素a有转化光能的功能,请结合已学知识推断光合色素中的叶绿素b的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2)光照强度低于14x102μmol•m-2•s-1时,影响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光照强度为14x102μmol•m-2•s-1时,突变型水稻的真光合速率是野生型水稻的1.28倍(保留两位小数).
(3)分析以上信息可推断,突变体水稻虽然光合色素含量较少,但其可通过增加气孔导度 来提高光合速率;突变体水稻更适宜栽种在强光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DNA分子数=2:1
B.该动物个体出现图示细胞的器官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与B彼此分离,a、a′、b、b′自由组合
D.若该细胞仅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B未分开,则其形成的正常和异常精子的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右侧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B.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C.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为神经递质
B.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
C.受激素作用,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肝糖原的分解
D.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Y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为组成生物多样性的3个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Ⅰ]基因、[Ⅱ]物种、[Ⅲ]生态系统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3)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麻雀数目的增多,导致蛇的数目也增多,但蛇增多后,麻雀数目受到抑制.这种内在的调节作用属于负反馈,同时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