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4噬菌体 | B 细菌细胞 | C SARS病毒 | D 小麦叶肉细胞 | |
碱基 | 5种 | 8种 | 4种 | 5种 |
五碳糖 | 1种 | 2种 | 2种 | 2种 |
核苷酸 | 5种 | 8种 | 8种 | 8种 |
A、A | B、B | C、C | D、D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如图含有5种碱基5种核苷酸 |
B、①处有两个氢键,限制酶作用于② |
C、此图所示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
D、③由RNA聚合酶催化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中生成ATP的主要场所 |
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识别后,神经递质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
C、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
D、叶绿体的类囊体上附着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生成光合产物的主要场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C、生物自发突变率很低,但突变仍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
D、渔网网眼较大,有利于鱼向体型大的方向发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mRNA | B、DNA |
C、蛋白质 | D、核糖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量降低 |
D、生物圈子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 |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
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
D、图中0→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