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存有卷叶螟及其天敌--青蛙等生物,甲图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表示生理过程),乙图表示卷叶螟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次级消费者指的是
 
,①、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甲图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
 
(填图中字母)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
 
内的能量.
(3)由甲图可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
 
(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利用的是
 
(填图中字母)的能量.
(4)图乙中,e点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
 
;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
 
(填图中字母)点之前.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专题:
分析:分析图甲: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d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e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f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i表示该营养级的粪便等中的未被同化的能量,h表示生物遗体的包含的能量.图中未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①、②、③都表示呼吸作用.
分析图乙:c点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
K
2
,e点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
解答: 解:(1)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存有卷叶螟及其天敌--青蛙等生物,则食物链有:水稻→卷叶螟→青蛙,故次级消费者指的是青蛙.①、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2)甲图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a或g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的能量.
(3)由甲图可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
e
b
.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利用的是图中g、i表示该营养级的粪便等中的未被同化的能量,h表示生物遗体的包含的能量.
(3)图乙中,e点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种群的增长率最大c点之前.
故答案为:
(1)青蛙        呼吸作用
(2)a或g       遗体、残骸
(3)
e
b
         g、h、i
(3)K值(环境容纳量)     c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Mfn1,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酗酒可通过呼出气体使酸性重铬酸变蓝来检测
B、肌无力患者参与线粒体融合的Mfn1蛋白可能减少
C、线粒体蛋白Mfn1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家系图,图二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6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
C、Ⅲ13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1
2
D、Ⅲ12与Ⅲ14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
5
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类解决粮食问题的主攻方向.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伏、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人类要求的新品种.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套除了杂交育种方法以外的育种方案,培育出一个符合人类要求的新品种.
生物材料:
A 小麦的高杆(显性)且抗锈病(显性)纯种   
B 小麦的矮杆不抗锈病纯种
C 水稻的迟熟种子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设计方案:
(1)育种名称:
 
育种.
(2)所选用的生物材料:
 
(填材料的字母代号).
(3)希望得到的结果:
 

(4)预期产生所需性状类型的几率:
 

(5)写出育种的简要方法(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称MBBR)是一种新型废(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其核心处理装置如如图所示.它的主要原理是污水连续经过装有填料的反应器时,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通过控制条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请分析并回答:
(1)填料表面附着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生态系统成分来看,这两种微生物属于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2)为了更好的判断MBBR的处理效果,需要很好的控制其中的微生物数量,因此需要时刻了解微生物中各种群的数量变化,对某种群数量的调查最简单直接的是采用
 
法,利用的仪器主要是
 
 
.若要调查其中物种的丰富度则应采用
 
法.
(3)为了提高此装置的污水处理能力,需要获得去污能力更强的细菌,若在自然界发现某细菌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则应采用
 
培养基进行筛选,同时在纯化过程中采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甲所示).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正常情况下,黄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
 
种.图乙中,突变体aaBbDdd的花色为
 

(2)图乙中,突变体②、③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3)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杂交获得Fl,F1自交,F2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F2白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4)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情绪是人体对压力的心理上的反应,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一种方法和表现.如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产生兴奋,以
 
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端,释放
 
作用于肾上腺髓质,释放激素c,产生短期压力效应.
(2)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c受体,当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c分泌量增加,血糖升高,由此推断该激素能促进
 
而使血糖升高.下丘脑对激素d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激素a的分泌量增加会使激素d的分泌量
 
(填“增加”或“减少”).
(3)研究发现,激素d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
 
,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
 
受阻,导致免疫力下降.
(4)结合图示分析,
 
(调节机制)相互协调,产生适应性反应,使机体应对情绪压力;在
 
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特点是(  )
A、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的传导是单向的
B、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的传导是双向的
C、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导是单向的
D、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导是双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酶的统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酶及其合成基因在生物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利用.
(1)荧光素酶基因常被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将
 
筛选出来.
(2)下表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图1为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若需利用酶切法(只用一种酶)获得荧光素酶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
 

限制酶Msp IBamH IMbo ISma I
酶切位点

(3)利用PCR技术扩增荧光素酶基因是利用
 
的原理,使荧光素酶基因数量呈
 
方式增加.
(4)迄今为止,可将上述具有荧光素酶基因的运载体导入动物细胞的技术,应用最多的、最有效的是
 
.经一系列步骤,将所获得的胚胎早期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植到雌性动物的
 
或子宫内,使其发育成为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5)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可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但在进行分割时应注意
 

(6)荧光素酶在ATP的参与下,可使荧光素发出荧光.生物学研究中常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发光法”来测定样品中ATP的含量.某研究小组对“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1×10-8mol/LATP标准液、缓冲溶液、70mg/L荧光素溶液(过量)、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60、70mg/L的荧光素酶溶液.
【实验结果】见图2.
【实验分析与结论】
①实验过程:为使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应增设一组
 
作为对照.除题目已涉及的之外,还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出一个).
②实验结果:由图2可知,
 
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
(7)食品卫生检验中,可利用上述方法测定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的数量,判断食品污染程度.测算的前提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