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甲和乙是与血糖有关的两种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GIP是进食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1~4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甲细胞是____细胞,通过②③过程调节甲细胞分泌的方式属于_____调节。
(2)当图甲中下丘脑的相应区域被破坏,但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其原因是_____、 _________。
(3)图乙中与K细胞分泌GIP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4)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5)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2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3的抗体。两个患者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是_________。
【答案】 胰岛B细胞 神经调节 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高 葡萄糖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GIP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乙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甲表明血糖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由于甲细胞产生了胰岛素,说明甲细胞是胰岛B细胞;图乙中,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使该细胞分泌胰岛素;GIP和胰岛素通过不同受体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是胰岛B细胞,通过②③过程胰岛素分泌的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2)如果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的原因是血糖浓度变化和胰高血糖素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3)根据题意分析,GIP是K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其合成与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的参与。
(4)据图分析,葡萄糖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GIP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因此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
(5)两个患者中,乙体内有结构3的抗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乙体内无结构2的抗体,注射的胰岛素能与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浓度,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甲体内有结构2的抗体,注射的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不能降低血糖浓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乙醇是化石汽油的良好替代品,美国主要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其主要技术流程为:秸秆→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秸秆作为原料使能量得到了循环利用
B.对秸秆进行“酶解”可用纤维素酶
C.乳酸菌可以代替酵母菌用于生物乙醇的生产
D.“酵母发酵”环节需要一直泵入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2)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放大倍数)。
(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清楚地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也可较清楚地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C. 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
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B.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 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如图实验,下列实验预期正确的是
A. 若a=b,且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B. 若a>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C. 若a>b,且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D. 若a=b,且c>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某种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乙为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ae段鼠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 图甲中的c点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刻
C. 改变空间和资源条件不会使图甲中K值改变
D. 图甲中c点对应图乙中t1,此时鼠群增长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 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乙图中 d 点与 c 点相比,相同时间内 d 点叶肉细胞中 C5 的生成较少
B. 图中 M、N、P 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CO2 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C. 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 甲图中 a 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化学反应中,酶1和酶2都能催化高能磷酸键的水解,它们具有不相同的空间结构
B.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原因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ATP水解产生的能量用于满足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比如大分子的水解、维持生物体的体温等
D. 酶都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