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

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温州中学高二上期中试卷(学考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就是染色体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C.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烟台高二下学期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对下列过程影响最大的是

A. 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B. 水进入红细胞

C.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 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氧气进入肺泡细胞是自由扩散,影响因素是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A错误;水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影响因素是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A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C正确;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是自由扩散,影响因素是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D错误。

考点:细胞呼吸的应用

【名师点睛】利用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则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减少,影响的主动运输等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山东烟台高二下学期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烟台高二下学期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

B. 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C. 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

D. 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图甲中的 (用字母表示)成分没在图乙中出现。图甲②过程中碳是以 形式传递的。

(2)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 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草原被野火燃烧后能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此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哪种信息类型?

(4)乙图中蛇和猫头鹰的种间关系是 ;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 kJ;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

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λ值的大小

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表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尖端以下部分的生长

B.若将⑤⑥中的胚芽鞘进行单侧光照,则都会弯曲生长

C.实验结果证明了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该实验在黑暗中完成,为防止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其他条件具备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

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

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RNA聚合酶

D.若X是mRNA,Y是蛋白质,则Z是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襄阳市高三七月第二周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1)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I组:未加河豚毒素;II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III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 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 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I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内比膜外电位__________(填“高”或“低”)70 mV,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_____。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______________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____作用。

(3)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人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拔牙时疼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______形成痛觉,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_____类药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