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2011•新课标改编)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
A检测蛋清液中的蛋白质双缩脲试剂显色反应呈现紫色
B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双缩脲试剂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甲基绿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A.AB.BC.CD.D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 解:A、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
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B错误;
C、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C错误;
D、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主要考查实验中所实验的试剂及相关的颜色反应,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植物叶肉细胞置于适宜条件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悬浮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0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增大,③减小
C.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
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菠菜叶无水乙醇、层析液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C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划滤液细线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
(3)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甲图所示曲线,在a和c两时期,RNA聚合酶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乙图①-②、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时期为间期、前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一直把它作为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
A.蛋白质B.叶绿体
C.核酸D.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使其组成成分增多,食物网变得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D.狼依据野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野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说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列表示甲、乙两条多肽链,请据图一回答:

(1)甲多肽链中的A表示氨基,B 表示肽键,C表示羧基.
(2)乙多肽链由4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它含有3个肽键属于四肽肽化合物.
(3)经比较发现甲、乙两条多肽链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能说明甲、乙是同一种物质吗?不是;原因是:它们排列顺序不同,因此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关系
B.乙图所示的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交替变化离不开它们的生存斗争
C.丙图所示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争夺食物
D.狼和雪兔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细胞①名称是吞噬细胞,吞噬泡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细胞在图乙中是细胞a,其功能是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
(2)乙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填字母).
(3)人体消灭结核杆菌(胞内寄生菌)的免疫方式是乙图中④⑤(填编号).
(4)HIV侵人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乙图中b(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免疫缺陷病.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橡胶和油漆引起的,这在免疫中属于过敏反应.
(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C(图中①表示第一次感染病原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蛋白质分子有两条多肽链,共由256个氨基酸组成,该分子在形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目是(  )
A.253个B.254个C.255个D.25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