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X染液 |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C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Y染液 | 线粒体 |
D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E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等 | 观察植细胞中染色体 |
F | 蛋清稀释液 | 斐林试剂 |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
G | 含酚酞的琼脂块 | 0.1%的NaOH溶液,塑料刀、手套等 | 紫色部分体积所占的比例 |
分析 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2、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解答 解:(1)A-E五组实验都需要制作成临时装片来进行观察,所以所需的实验器材还应该包括盖玻片和载玻片.
(2)A组实验是利用苏丹Ⅲ检测脂肪的实验,现象是脂肪被染成橘黄色,酒精在此处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3)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4)生理盐水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可避免细胞和线粒体涨破.
(5)D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以及复原,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7)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斐林试剂乙液为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为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加B液4滴,若无B液,也可以滴斐林试剂乙液1滴,产生紫色反应.
(8)相同时间内扩散的紫色部分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并由此得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或相对表面积)限制了细胞的无限长大 限制了细胞的无限长大的结论.
故答案为:
(1)载玻片(载玻片和盖玻片)
(2)橘黄色 洗去浮色
(3)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
(4)生理盐水(或0.9%NaCl溶液)
(5)解离液使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6)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7)可以
(8)物质运输的效率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或相对表面积)限制了细胞的无限长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中山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病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野生玉米,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这一事实说明了野生生物的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生态价值 D.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新乡第一中学高二下第五次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肝细胞中出现自噬体泡大量堆积现象,据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HCV 病毒促进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 |
B. | 自噬体常出现在滑面内质网周围,据此推测图中自噬小泡分隔膜的来源可能是内质网 | |
C. | 溶酶体与自噬体能够融合的结构基础是这两种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 |
D. | 酵母细胞能在饥饿状态下通过细胞自噬而生存下来,其机理是将自身物质或结构降解后可作为细胞呼吸过程的原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 B. | 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 ||
C. | 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 D. | 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 |
B. | 膜上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用于光合作用 | |
C. | 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 |
D. | 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化学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DNA | B. |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
C. | 细胞里的大部分核酸是DNA | D. | DNA在生物遗传上起主导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杂合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圆粒也有皱粒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
B. |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
C. | 在受精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 |
D. | 非同源染色体局部互换可发生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