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平均株高(cm) | 坐果数(个) | 叶色 | 平均单果重(g) |
甲组 | 220.2 | 28.2 | 深绿 | 172.5 |
乙组 | 206.6 | 26.4 | 绿 | 156 |
丙组 | 222.8 | 27.6 | 深绿 | 170 |
丁组 | 218.8 | 25.8 | 绿 | 152.5 |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促进剂的生理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喷施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实验的因变量是叶片颜色、平均株高、座果数和平均单果重,光合促进剂的量和浓度、培养条件等属于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对实验步骤进行评价和完善,并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解答 解:(1)第二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促进剂的生理作用,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喷施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喷施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的为实验组,对照组应该喷施与光合促进剂等量的蒸馏水进行对照.
第三步:该实验中的培养条件是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因此要将四组番茄放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实验的因变量是叶片颜色、平均株高、座果数和平均单果重,因此一段时间后,要观察四组番茄的叶片颜色,测量并计算每组番茄的平均株高、待成熟后计算每组座果数量、称量并计算单果重量的平均值.
(2)①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实验的因变量是叶片颜色、平均株高、座果数和平均单果重,有4个因变量;甲、丙两组实验处理方法相同为实验组,乙、丁处理方法相同,为对照组,目的是为了消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相同实验遵循平行重复(或重复)的实验原则.
②据表中叶色情况分析推断:光合促进剂通过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果实产量.
故答案为:
(1)第二步:适量的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相同且适宜 平均株高(或植株的平均高度、株高的平均值)
(3)①4 ②叶绿素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光合促进剂的生理作用,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的理解应用及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
纤维素分子因为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进入酵母细胞,并且酵母菌无法分解环境中的纤维素.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科学家欲将目的基因纤维素酶基因通过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细胞.其所用质粒及其酶切位点如图甲,外源DNA上的纤维素酶基因及其酶切位点如图乙,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环化,实现工程目标,应选用限制酶 和 同时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2)根据上述要求选择正确限制酶切割并获得重组质粒后,如果再用BamHⅠ限制酶切割重组质粒,则获得的酶切片段数为 .
(3)作用于图a位置的酶有 (多选)
A.DNA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限制酶
科学家进一步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下面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
(4)设置菌株Ⅰ作为对照,是为了验证 和 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5)将菌株Ⅱ、Ⅲ、Ⅳ分别置于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其中菌株Ⅱ不能存活,原因是缺少 ,导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膜中有的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 |
B. | 乙代表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的磷脂分子含有亲水头和疏水尾 | |
C. | 图中b可表示CO2排出细胞的方式 | |
D. |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肝糖原和纤维素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 |
B. | 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 |
C. | 胆固醇与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具有调节功能 | |
D. |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 | |
B. | 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噬菌体的外壳含有核酸 | |
C. | 二者的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 |
D. | 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噬菌体有细胞核的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