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Ⅰ.如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 mol 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的变化.分析回答
时刻
气孔导度
0: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
植物Ⅰ383530728152538
植物Ⅱ11203830352011
(1)据表分析可知,沙漠植物I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Ⅱ.图甲表示密闭环境中小麦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图乙、图丙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物质的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请据图分析回答:

(2)图乙中M点时小麦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在图乙曲线中,可用S1+S3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可用S2+S3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用S1、S2、S3表示)
(4)如图1所示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水滴位置在X.恒温30分钟后,将针筒容量调至0.6mL,水滴位置恢复到X.若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则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0.8mL/h,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
(5)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
光照强度/klx
O2变化量/mg•h-1
温度
0510
10℃-0.5+3.0+4.0
20℃-1+2.0+5.0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合理的是ABC(选不全不得分)
A.在10℃、10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B.在20℃时,分别用10和5(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
C.在5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多2.5mg
D.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CO2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分析 分析图乙:由A点开始,光合作用出现,并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断增多;在B点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刚好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图中的S1可表示B点之前的光合作用量,也可表示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合成量;但是超过B点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S2就可以表示B点之后的有机物积累量,图中可以看出,S2+S3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S1+S3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因此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消耗=S2+S3-(S1+S3)=S2-S1
分析图丁:表示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直到达到二氧化碳的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最大.

解答 (1)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I和植物II吸收CO2的差异主要是植物I主要在夜间吸收CO2,植物II主要在白天吸收CO2(或吸收的时间不同).沙漠中严重缺水,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I.
(2)图乙中M点时小麦根尖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在图乙曲线中,可用S1+S3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可用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S2+S3
(4)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恒温30分钟后,针筒的读数变化是0.6mL-0.2mL=0.4mL,则一小时后,针筒的读数变化就是0.4×2=0.8mL,因此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0.8mL/h,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原因是植物同时进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
(5)A、在10℃、10klx光照4.8h后,转入20℃黑暗环境19.2h,氧气变化为4.8×4.0-19.2×1.0=0,A正确;
B、在20℃时,分别用10klx和5klx光照10h,黑暗14h,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5.0-2.0)×10=30mg,B正确;
C、在0klx光照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细胞呼吸5h,10℃时吸收的氧气总量比20℃时多0.5mg,故在5klx光照条件下5h,10℃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比20℃时多(3.0-2.0-0.5)×5=2.5mg,C正确;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光照时间属于无关变量,D错误.
故选:ABC.
故答案为:
(1)I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S1+S3  S2+S3
(4)0.8     低
(5)AB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图中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中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和乙都既产生水又生成水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图1中细胞d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图2细胞为效应B(浆)细胞,它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图中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的场所是[③]核糖体,对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④]内质网和[②]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可存在于同种酶
C.解旋酶可催化氢键断裂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研究人员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面两个图是在温度适宜、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若在CO2浓度为1%条件下进行实验,则图甲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b)位置移动情况是向左移动.
(2)得到图乙曲线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14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持不变的时间段有AB和CD(用字母回答),限制EF段的主要环境因素为CO2浓度.
(3)当图中S1、S2和S3的面积关系为S2>S1+S3时,说明实验结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分别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
B.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Mg元素,这两种色素的吸收光谱完全相同
C.CO2浓度由高变低时,叶绿体中C5的含量会升高
D.将植物由光下转移至暗室时,其叶绿体内ADP含量会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哪些物质发挥生理作用后就会失活(  )
①溶菌酶 
②促胰液素 
③抗体 
④乙酰胆碱 
⑤钾离子载体.
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细胞或个体具有全部的生命特征(  )
A.艾滋病毒B.人的造血干细胞C.肺炎球菌D.人的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