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方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样方面积(m2) | 1 | 1 | 1 | 1 | 1 | 1 |
田螺数量(只) | 16 | 19 | 16 | 20 | 16 | 15 |
分析 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活动能力小、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由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
2、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T0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解答 解:(1)田螺活动范围小,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掺杂主观因素;种群的种群密度是各个样方密度的平均值,因此根据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16+19+16+20+16+15)÷6=17只/m2.
(2)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到t2时刻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所以呈“S”型曲线.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种群的数量为$\frac{1}{2}$N,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水稻收获后,耕翻后的稻田中播种了冬小麦,11月下旬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故答案为:
(1)样方 随机取样 17只/m2
(2)S $\frac{1}{2}$N 增长型
(3)次生
点评 本题考查了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生物防治的优点等知识,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 |
B. |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 |
C. |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
D. | 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 | XAXA | XAXa | XaY |
表现型 | 红眼 | 粉红眼 | 白眼 |
所占比例 | $\frac{1}{3}$ | $\frac{1}{3}$ | $\frac{1}{3}$ |
A. | 正常情况下,F1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均有三种表现型 | |
B. | 正常情况下,F1中含有A基因的个体:含有a基因的个体=6:5 | |
C. | 正常情况下,F1中白眼雌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frac{1}{3}$×$\frac{1}{3}$×$\frac{1}{4}$=$\frac{1}{36}$ | |
D. | 正常情况下,F1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亲本中A基因的频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 | B. | 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 | ||
C. | 微生物随土壤中有机物增加而减少 | D. | 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常德石门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
B.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神经递质一般会长时间存在突触间隙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