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依赖性的病毒.自然界中有细菌分布的地方,都可发现其特异性的噬菌体存在.噬菌体能独立存活,但不能生长.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1915年,弗德里克•特沃特在一项试验中注意到,一些细菌菌落变得比较透明.这样的菌落做进一步培养时不再复制,即细菌被杀死.这种透明区域称为噬菌斑(如图).

(45)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①④.

大肠杆菌的体积大小通常在0.5×1~3μm.为分离培养仅获得某烈性噬菌体,实验操作如下:

(1)上述步骤为什么要使用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大肠杆菌,故也能很容易地分离到大肠杆菌噬菌体.步骤B的目的是制备裂解液(促进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为什么步骤C的滤器孔径明显小于大肠杆菌的体积?
(2)检查滤液中是否有噬菌体存在,可选择(固体培养基中)大肠杆菌噬菌斑作为观测指标.写出操作简要步骤:含有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法涂布滤液,培养,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该噬菌体在37℃下大约只需四十分就可以产生100~3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又去侵染邻近的细菌细胞,产生子二代噬菌体.一个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菌斑.
(3)要纯化噬菌体,可从噬菌斑(取材来源)获取后培养之.较高浓度噬菌体培养液与大肠杆菌悬液混合培养的固体培养基上,发现既没有大肠杆菌菌落又没有噬菌斑,可能的原因是:噬菌体浓度高,培养时间内已将所有的大肠杆菌裂解.

分析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包括蛋白质和DNA,其中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有C、H、O、N,有的含有S;DNA的元素组成有C、H、O、N、P.
图中左侧表示DNA分子两条链上的2个脱氧核苷酸,图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含氮碱基;右图表示肽链的一部分,其中④表示R基,⑤表示肽键.
噬菌体能独立存活,但不能生长.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因此可以从大肠杆菌中分离该噬菌体.

解答 解:(1)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的P元素存在于结构中的磷酸中,即图中①;蛋白质中S元素存在于R基中,即图中④,⑤表示肽键,其元素组成只有C、H、O、N.
大肠杆菌的体积大小通常在0.5×1~3μm.为分离培养仅获得某烈性噬菌体,实验操作如下:
(2)污水中含有大量大肠杆菌,也能很容易地分离到大肠杆菌噬菌体.由于噬菌体在短时间内完成繁殖过程,因此步骤B中进行高速旋转能够促进噬菌体与细菌分离.步骤C是过滤得到噬菌体的滤液,因此需要滤去大肠杆菌,也要滤去其他细菌,此时就用滤器孔径来进行控制.
(3)根据题意和题图可知,检查滤液中是否有噬菌体存在,可选择固体培养基中大肠杆菌噬菌斑作为观测指标.操作简要步骤:含有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法涂布滤液,培养,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4)要纯化噬菌体,可从噬菌斑获取后培养之.噬菌体浓度高,培养时间内已将所有的大肠杆菌裂解,这会导致既没有大肠杆菌菌落又没有噬菌斑.
故答案为:
(1)①④
(2)污水中含有大量大肠杆菌,故也能很容易地分离到大肠杆菌噬菌体.   
制备裂解液(促进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不仅要滤去大肠杆菌,也要滤去其他细菌
(3)(固体培养基中)大肠杆菌噬菌斑   
含有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法涂布滤液,培养,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4)噬菌斑      噬菌体浓度高,培养时间内已将所有的大肠杆菌裂解

点评 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和实验和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实验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在同位素标记法过程中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具体部位,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问题:
哺乳动物细胞中可检测出1-2万种蛋白质,除了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多数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需正确转运和装配才能参与生命活动,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分选”.如图示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a-h的2种分选方式;据图回答(数字代表物质或结构,字母表示蛋白质):

(1)填写结构名称:②内质网、⑤核膜.
(2)关于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多选)
A.结构④是该细胞中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B.仅结构④中含有RNA
C.结构③起储存、加工和转运物质的作用       D.物质e可能参与组成染色质
(3)a-h物质能用双缩脲试剂试剂染色,这些物质经高尔基体(结构)分选,形成不同类型小泡运输至细胞的不同部位.g排出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吐.
(4)物质d有催化作用,参与有氧呼吸,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可表示森林火灾前后的演替过程
B.曲线②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
C.M、N点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D.①类型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②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回答免疫与微生物传染病相关的问题.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P蛋白为主要抗原.根据图1回答问题.

(1)过程①指的是逆转录.
(2)从过程①到提取分离出P基因的具体操作中,源自不同生物的DNA之所以能够重组的原因是:所有生物的DNA分子的基本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都具有双螺旋结构.
(3)除了B淋巴细胞外,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还有[⑥](填编号).
(4)雌性老鼠体内不存在⑦的场所有D.
A.血清           B.乳汁          C.组织液         D.肝细胞内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1中基因工程生产的P蛋白制成疫苗,这种免疫属于人工免疫.
图2是人体免疫反应中的一个环节.
(6)图中“X”所指的细胞是致敏T细胞.下列对图2免疫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CD(多选).
A.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B.只有在初次免疫反应时发生
C.属于特异性免疫
D.发生的前提是需要进行细胞识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回答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我国有着令人自豪的育马史和丰富的马种资源.研究者对国内外的8个马品种进行了研究,根据种群间的基因差异程度绘制了品种演化图,如图所示.

(1)由原始马种进化出图15中8个马品种的外因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基因差异程度可以显示马种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为马的进化提供生物化学证据.不同马品种之间基因差异的实质是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2)已知图中有两个品种来自国外,这两个品种最可能是纯血马和蒙古马B.蒙古马A和蒙古马B是蒙古马在不同区域的两个亚群体,但两者的基因差异程度较大,可能原因有BCE(多选)
A.已出现生殖隔离B.变异的方向不同
C.生活的生态环境不同D.染色体数目不同
E.与其他不同品种的马进行了基因交流
(3)研究发现由于长期近亲繁殖,蒙古马B的遗传多样性正在下降,需采用杂交、转基因方法来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4)在研究哈萨克马的某基因(以W表示)时,统计了甲、乙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如下表所示,则Wh基因在甲种群中的频率为0.5.据表分析,就W基因而言,甲(甲/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判断依据是甲种群基因型多于B种群.
基因型甲种群(匹)乙种群(匹)
WhWh5080
WhWs6015
Whw4010
WsWs1828
Wsw2412
ww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垂体分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下丘脑不同神经元的轴突进入垂体内部,其轴突末梢被毛细血管网包围(如图1).

(1)神经垂体释放两种重要激素:
一种是催产素(九肽),它是在下丘脑神经元核糖体中经脱水缩合方式合成后运输至轴突末梢,贮存于神经垂体中.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催产素就会在神经垂体处被释放,经体液(或血液)运输最终作用于靶器官.
另一种激素的合成、释放方式与催产素相同,这种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该激素的释放量会增加.
(2)分娩时催产素使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又通过神经刺激母体下丘脑,促进催产素的分泌,进一步加剧子宫收缩.由此体现了生命活动调节中具有反馈(或正反馈)调节机制.
(3)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最可能不含内分泌细胞的是神经垂体.图1中A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4)图2中,②代表的激素是促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保证了健康人肾上腺素浓度不会过高.但长期焦虑、抑郁的人肾上腺素会持续较高,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导致体内容易产生肿瘤,这说明免疫系统除防卫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B.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血红蛋白的释放所依据的原理相同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植物释放的O2中的氧元素主要来自H2O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类疾病.科研人员为探索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做了如下研究.
(1)由于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取并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对机体的糖代谢起作用,故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2)实验一:将肝脏细胞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中加入高浓度胰岛素,乙组不加胰岛素,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各取出等量细胞,分别用含一定浓度胰岛素的培养液继续培养,同时设置无细胞的空白组.24小时后,测定培养液中存留的葡萄糖浓度,用于计算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
①甲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的计算公式为(空白组葡萄糖浓度-甲组葡萄糖浓度)/空白组葡萄糖浓度×100%.
②实验结果显示甲组葡萄糖消耗率明显低于乙组,表明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后,再次施加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效果降低.推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一段时间后疗效会降低.
(3)实验二:取实验一中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过的肝脏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FGF-21(一种可影响糖代谢的细胞因子)和胰岛素处理后,得到葡萄糖消耗率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
FGF-21浓度
葡萄糖消耗率%
胰岛素浓度
0
nmol/L
0.1
nmol/L
10
nmol/L
1000
nmol/L
0nmol/L11.11330
0.1nmol/L1.192550
10nmol/L4243360
1000nmol/L12325573
由表1可以看出,FGF-21与胰岛素均有促进细胞吸收(或利用或消耗)葡萄糖的作用,在此作用上两者存在协同关系.
(4)实验三:GLUT1与GLUT4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另取实验一中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过的肝脏细胞,检测不同处理组的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条件下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

表达水平
组别
GLUT1GLUT4
对照1.21.2
胰岛素处理1.22.5
FGF-21处理2.31.2
胰岛素+FGF-21处理33.3
由表2可知,胰岛素主要促进GLUT4的表达,FGF-21主要促进GLUT1的表达;当二者同时使用时,胰岛素或FGF-21均增强(增强/减弱)对方上调相应蛋白表达的能力.
(5)为取得持续有效的治疗效果,请你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一个治疗糖尿病的方案:胰岛素用量适当减少并与FGF-21联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西瓜汁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B.用鸡的成熟红细胞可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C.用黑藻叶片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D.用过氧化氢酶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