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形状的一群薄壁细胞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植株.

解答 解:A、愈伤组织是外植体脱分化和分离形成的,A正确;
B、愈伤组织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仍然具有全能性,且全能性比外植体高,B错误;
C、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C正确;
D、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可以形成胚状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条件等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下选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物变异或遗传病,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或减数分裂异常无关的是( )

A.21三体综合征 B.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C.人工诱导多倍体 D.缺少X染色体而性腺发育不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一:把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表1.

(1)实验中,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C组小鼠的对照处理.
(2)从图1可知,绵羊细胞R在本实验中作为抗原,每次注射的绵羊细胞R应取自同一个体,理由是排除个体差异造成的抗原差异干扰.
(3)从表1可知,转入脾脏细胞的C组小鼠注射绵羊细胞R后,产生的抗体多于A组,据图1分析其原因是记忆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去除T细胞作用有利于(有利于、不利于)体液免疫过程的完成.
(4)实验一的结果说明脾脏细胞中的T细胞对同种抗原的免疫反应起抑制作用.
实验二:另取小鼠分为三组,分别注射等量的含抗体M的血清、含抗体G的血清和不含抗体M和G的血清,2小时后,向三组小鼠体内注射绵羊细胞R,免疫后定期测定小鼠脾脏单位区域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

(5)由图2可知,注射的抗体G对小鼠抗绵羊细胞R的免疫应答过程起抑制作用.
(6)实验二的结果说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对某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作用不同.
(7)科学家推断,小鼠B细胞表面存在抗体G的受体才能使抗体G发挥正常功能.若想验证该假设成立,实验组选用的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应为c、d、e(填选项前的符号).
a.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b.使抗体G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c.使抗体G受体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d.绵羊细胞R和抗体G
e.实验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对照组
f.实验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低于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生物试剂的选择、使用或使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
B.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
C.用苏丹III染液鉴定含油多的植物组织,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D.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重铬酸钾,也可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膜蛋白D最可能是受体蛋白.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ATP,该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主要是6(填图中编号).
(2)不同细胞膜的功能不同,主要由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图中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根本原因是指导各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不同.
(3)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组成该微绒毛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微绒毛不仅增加了膜面积,还增多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利于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该方式体现了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不仅把细胞内外分隔开,它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其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或胚胎组织,然后用胰蛋白酶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灭活病毒,所形成的D称为杂交细胞.
(3)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3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杂交瘤细胞.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特定(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基中培养和小鼠腹腔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在生活中所谓“皮革水解蛋白粉”,是指利用皮革下脚料甚至动物毛发等物质,经水解而生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氨基酸或者说蛋白质含量较高,人们称之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严格来讲,“皮革水解蛋白粉”对人体健康并无伤害,与在家里熬制猪皮汤猪蹄汤得到的“肉冻”成分相差不多.不过无毒害的前提是用的皮革必须未经糅制、染色等人工处理,否则,就会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等有毒
物质.如果用这种经人工处理过的皮革等原料生产水解蛋白,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自然就被带入产品中,被人体吸收、积累,可导致人体中毒,使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一)“皮革水解蛋白粉”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二)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拟对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你若是该小组成员,请完善下列实验.
(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目的:探究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
(3)实验步骤:
①选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同的大鼠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分笼饲养;
②A组大鼠每天都饲喂适量普通饲料,B组大鼠饲喂等量的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
③A、B两组大鼠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④检查大鼠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及发育情况.
(4)请预测该实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合理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①若A、B两组大鼠的体重、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②若A组大鼠的体重大于B组大鼠,且生长发育状况比B组大鼠好,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③若A组大鼠的体重小于B组的大鼠,且生长发育状况比B组大鼠差,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下选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将瓶中的液体用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从存活的酵母菌中提取DNA,经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
(3)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首先需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可粘合的末端,然后依靠DNA连接酶将两侧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缝合”起来.若该质粒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尿嘧啶合成酶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4)将上述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以葡萄糖和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产生酒精,且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强(合理即可),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5)一个酿酒酵母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在生态学上可以称为一个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