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某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如图1表示该植物固定和还原CO2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a、b表示的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C物质产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上.
(2)和一般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不同的特点是二氧化碳首先被固定为四碳化合物,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干旱地区.
(3)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白昼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还可以由细胞呼吸过程产生,产生CO2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大量能量.
(4)图2为某蔬菜基地测定的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曲线a中,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 (深或浅).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光照强度、空气中CO2含量(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温度较高.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为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图,A是五碳化合物,B是三碳化合物,C是NADPH.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b是四碳化合物的还原.图2表示遮光对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图中表明适当遮光有利于提高净光合作用强度.

解答 解:(1)据图分析,图1中的A表示五碳化合物,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b是四碳化合物的还原,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表示还原氢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形成的.
(2)图中该植物二氧化碳首先被固定为四碳化合物.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干旱地区.
(3)该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没有光照,无法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白昼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还可以由细胞呼吸产生.有氧呼吸产生CO2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大量能量.
(4)虽然在11时植株的净光合作用强度高于13时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但是在13时所取的叶片比在11时所取的叶片多进行了2小时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用碘蒸汽处理后叶片颜色深.在11时,曲线a和曲线b达到峰值,由于曲线b为全天盖膜条件下测得,一部分光被反射,光照强度降低,且盖膜后不利于空气的流通,二氧化碳浓度低,因此其峰值低于不盖膜条件下测得的值.6~9时和16~18时,此时大棚内温度高,酶活性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
故答案为:
(1)五碳化合物   基质   类囊体薄膜上
(2)二氧化碳首先被固定为四碳化合物   干旱地区
(3)ATP[H]细胞呼吸  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大量能量
(4)深  光照强度、空气中CO2含量  温度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B.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相同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有选择透过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生命系统最基本、最微小的结构层次是(  )
A.生物有机分子B.细胞C.组织D.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下面是某一生物个体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及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1)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D(填字母).
(2)与图F对应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与图F这种分裂方式相同的细胞有BDE(填字母).
(3)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0对,含有姐妹染色单体4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C.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细胞3均能产生激素或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3、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腺嘌呤、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3)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frac{A+G}{T+C}$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frac{A+G}{T+C}$应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根据如图回答:
(1)B时期的名称是有丝分裂前期,该时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有2个DNA分子.
(2)DNA的复制和转录发生的时期是A(填字母),原因是该时期染色体呈丝状的染色质状态,DNA分子充分伸展开来.
(3)减数分裂过程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期,其染色体排列情况与C相似,所不同的是此时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1)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取材的根尖长度在2mm左右,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以获取根尖分生区细胞,此细胞成正方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实验室培养蛙受精卵时,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含3H的化合物.一段时间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蛙胚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你认为3H标记的化合物可能是(  )
A.DNAB.RNA
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中单位为KJ/(m2•a)),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光能为110 KJ/(m2•a),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7%(保留一位小数),“有机物输入”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5 KJ/(m2•a)(注:图中“有机物输入”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2,“肉食性动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0.05).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图2中,在E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3)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