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通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这里的“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使病毒(  )
A.具有感染力,但破坏其抗原结构B.失去感染力,但不破坏其抗原结构
C.失去感染力,并破坏其抗原结构D.具有感染力,也不破坏其抗原结构

分析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
(1)电融合
(2)化学融合
(3)灭活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的机制
此方法适用于动物细胞的融合.通常使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利用灭活的病毒能使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在诱导细胞发生融合前,必须先用紫外线将病毒灭活,再稀释到一定浓度后加入到细胞悬液中诱导细胞融合.但由于病毒难以保存,所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时通常使用PEG.

解答 解: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通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这里的“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使病毒失去感染力,但不破坏其抗原结构,类似于疫苗的处理.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物细胞融合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和原理,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是基因型为AA的哺乳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该细胞(  )
A.是初级精母细胞B.含有5条染色单体
C.已发生了基因突变D.分裂后产生4种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填标号,__填文字)

(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重建和消失的是[6]核仁和[8]核膜;
(2)若该细胞是成熟的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14]液泡和[4]叶绿体中.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中心体.
(3)光照充足时,该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可直接被细胞所利用,此过程中CO2至少通过8层磷脂分子层.
(4)“-CO-NH-”的形成发生在[13]核糖体.
(5)若想鉴定图中[7]的主要成分,应选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和二苯胺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示意图,①~⑤为神经元,

A和B为神经-肌肉接头,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
(2)b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没变化.
(3)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弧仅由两个神经元组成.若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③→②(只写编号).
(4)内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类素毒,该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电信号→化学信号转换过程受阻,该毒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图中的B(填字母)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DNA在真核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可能有(  )
A.细胞核 核糖体 线粒体B.叶绿体 高尔基体 内质网
C.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D.线粒体 染色体 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抗体的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3)在细胞内DNA的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途径是在细胞内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而氨基嘌呤可以阻断此途径.另一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酶催化作用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
①利用DNA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HAT培养基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添加的氨基嘌呤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
②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4)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玉米的甜度由等位基因D、d控制,DD、Dd表现为非甜味,dd表现为甜味.玉米的糯性由等位基因G、g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以甜味非糯性玉米和非甜味糯性玉米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在玉米的糯性性状表现中,显性性状是非糯性.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甜味糯性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ddgg的个体本应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非甜味糯性的性状.
 (3)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基因e对d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超甜玉米.研究发现,d位于9号染色体上,e对d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效.研究者为了探究e是否也在9号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子粒,测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普通玉米:甜味玉米:超甜玉米=2:1:1时,则e不在9号染色体上;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普通玉米:超甜玉米=1:1时,则e在9号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菊苣是生长在林下、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巨桉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先将长势一致的菊苣幼苗移植到巨桉凋落叶含量不同的土壤中,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处理菊苣幼苗生理指标
土壤中凋落叶含量
(g/盆)
植株干重
(g/10株)
光合色素含量
(mg/g叶)
形成C3的效率
(molCO2/m2/s)
净光合速率
(molCO2/m2/s)
对照组07.782.740.0409.77
实验组l303.602.280.0407.96
实验组2901.141.200.0284.76
(1)细胞内参与光反应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基粒),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TP与[H],与菊苣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2)实验组1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光合色素含量降低,直接导致光反应减弱.
(3)实验组2与实验组1相比,菊苣幼苗净光合速率受影响的原因还可能有:当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会抑制CO2的固定(C3的形成、CO2的吸收)的过程,直接导致暗反应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