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解答 解:(1)花药颜色分紫色和黄色,一对相对性状,由于图1中P中有紫色和黄色花药,而F1中只有黄色,可推测出黄色为显性,紫色为隐性,又因为F2中紫色花药:黄色花药=1:3,可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假设A和a控制,即P:aa×Aa.但图2中紫粒:白粒=9:7,可推知此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用B\b和C\c控制,即P:BBCC×bbcc.符合基因自由组合的定律.为进一步验证子粒颜色这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可以选用图2中F1BbCc与P中的白粒bbcc进行杂交,后代基因型为:BbCc:Bbcc:bbCc:bbcc=1:1:1:1,其中B_C_表现为紫色,其它的表现为白色,因此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粒:白粒=1:3.
(2)若控制子粒颜色的基因和控制花药颜色的基因能相互独立遗传.根据“先拆后乘”的方法,先单独算出F2中花药性状分离比:黄色:紫色=3:1;子粒F2中紫粒:白粒=9:7.则F2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紫色)(紫粒:白粒)=(3:1)(9:7),即:黄色花药紫粒:紫色花药紫粒:黄色花药白粒:紫色花药白粒=27:9:21:7,说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故答案为:
(1)相对 隐性 两对 自由组合 图2中F1与P中的白粒 紫粒:白粒=1:3
(2)黄色花药紫粒:紫色花药紫粒:黄色花药白粒:紫色花药白粒=27:9:21:7
点评 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图中“3:1”“9:7”的分离比为突破口,推断出该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再准确判断各组中亲本的基因型种类及F1的基因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年河北藁城一中高三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衰老细胞会出现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增大等现象
C.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和蜥蜴断尾再生都是细胞分化的实例
D.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癌细胞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年河北藁城一中高三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替代碘液进行检测
B.检测试管中梨汁是否有蔗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水浴加热并观察颜色变化
C.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的混合液,摇匀后,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参与了③过程
B.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细胞增殖等
C.植株A、B为二倍体,发育起点不同,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隔离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 |
B. | 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C. | 人为因素和生物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
D. |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变异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试剂 | 斐林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苏丹Ⅲ试剂 | 澄清石灰水 |
检测结果 | 砖红色 | 紫色 | 无色 | 无混浊出现 |
A. | 纯净水 | B. | 蒸馏水 | C. | 甜豆奶 | D. | 碳酸饮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细胞中遗传信息缺失可能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原因之一 | |
B. | 如果能激活癌细胞中的nuc-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 | |
C. | 发生凋亡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不属于特异性免疫 | |
D. | 生物发育过程中,nuc-1基因只存在于即将凋亡的细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