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题图: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表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种群中基因频率之和为1,即A+a=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即AA+Aa+aa=1.
3、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frac{1}{2}$杂合子的频率.
解答 解:(1)①改变的内因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40%+60%×$\frac{1}{4}$=55%,aa基因型的个体占60%×$\frac{1}{4}$=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A%+$\frac{1}{2}$Aa%=55%+$\frac{1}{2}$×(60%×$\frac{1}{2}$)=70%.没有经过人工选择之前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20%+$\frac{1}{2}$×30%=35%,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
(1)突变和(基因)重组
(2)生态系统
(3)55% 70% 发生了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中的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的解题的关键,解析时把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形成概念间的联系从而构建知识网络,便于理解与应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转录时,核糖体会与mRNA结合 | |
B. | 翻译时,需要tRNA运输氨基酸 | |
C. | DNA复制时,其模板是DNA的一条链 | |
D. | 三个过程在所有生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
B. | 所有的生物膜都含有脂质和蛋白质 | |
C. | 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 |
D. | 人体的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 B. | 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 ||
C. | 促进细胞融合 | D. |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⑤⑥⑦的分化能力减弱 | |
B. | b过程中如果癌基因突变成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就形成癌细胞 | |
C. | 进入c过程的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减慢 | |
D. |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染色体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 |
B. |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 |
C. | de的形成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 |
D. |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ef段某一时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均等分裂 | |
B. |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不均等分裂 | |
C. | 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 | |
D. | 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应出现交叉互换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是达尔文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 |
B. | 生长素的分布不受环境影响 | |
C. | 生长素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 |
D. | 生长素的合成需要关照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