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1859年,托马斯•奥斯汀从欧洲带了24只野兔来到澳大利亚.一个世纪之后,野兔的数量已经蹿升至6亿只,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为了消灭兔子,澳大利亚引进了兔子的天敌--狐狸.但是狐狸更喜欢吃行动相对迟缓的本地有袋类动物.最后又引进了粘液瘤病毒,才有效地控制了野兔的数量.回答问题:
(1)野兔刚进入澳大利亚,由于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没有敌害,此时野兔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2)牛羊、狐狸、粘液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分别是竞争、捕食、寄生.
(3)在野兔的原产地欧洲,野兔与其天敌的数量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节的机制.
(4)在引入粘液瘤病毒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也曾采用播撒毒药的方法进行过兔灾的防治,但是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毒药对兔群具有选择作用,使兔群中抗药基因频率不断升高,进而使兔群发生进化.
(5)在野兔入侵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一些特有的动物,如小袋鼠、袋狸、鼠袋鼠等生物都纷纷灭绝或濒临灭绝,这说明生物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应果断采取建立动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等易地保护的措施,为这些行为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分析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量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解答 解:(1)野兔刚进入澳大利亚,由于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没有敌害,此时野兔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2)牛羊属于竞争关系;狐狸和粘液病毒属于寄生关系;狐狸和野兔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3)在野兔的原产地欧洲,野兔与其天敌的数量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节的机制.
(4)在引入粘液瘤病毒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也曾采用播撒毒药的方法进行过兔灾的防治,但是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毒药对兔群具有选择作用,使兔群中抗药基因频率不断升高,进而使兔群发生进化.
(5)在野兔入侵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一些特有的动物,如小袋鼠、袋狸、鼠袋鼠等生物都纷纷灭绝或濒临灭绝,这说明生物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应果断采取建立动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等易地保护的措施,为这些行为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故答案为:
(1)J
(2)竞争、捕食、寄生
(3)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的机制
(4)选择  抗药基因频率
(5)生物多样性   易地保护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然选择、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神经系统及体液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感受器A(填字母)会产生兴奋,以电(填“电”或“化学”)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引起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2)若兴奋传导到的效应器为甲状腺,则会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增加产热.该激素与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具有协调作用.
(3)如果在E处施加一定强度刺激,兴奋在该处的传递是双(填“单”或“双”)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宣城郎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C.遗传物质组成的差异使细胞发生分化

D.人的神经细胞和骨髓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花生的含油量随着选择世代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据图分析,该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所起的作用是(  )
A.诱导产生了控制高含油量的基因
B.导致高含油量花生这一新物种的出现
C.使控制高含油量的基因频率增大
D.使控制产油这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为防治苹果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有人尝试在苹果园的株间 种植矮小的白三叶草,将苹果单一种植园改造成苹果-白三叶草复合种植园,改造前后一定时期内对植物园中各类昆虫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统计,图为各类昆虫所占的数量百分比.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昆虫卵的数量
B.改造后肉食和寄生性昆虫数量比例增加可能与植食性昆虫种类增加有关
C.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态维持
D.改造后各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由内源性因素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基因疫苗指的是DNA疫苗,是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质粒上,然后将质粒直接导人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编码抗原的基因,首先要提取出病原体的DNA或RNA,并将RNA逆转录成DNA,要大量获得表达特异抗原的基因,可采用PCR方法.
(2)将抗原基因插入质粒的过程,即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通常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外,还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3)一般将重组质粒利用显微注射(或基因枪法)的方法送人受体细胞,进入细胞核并表达抗原蛋白.
(4)与传统疫苗相比,基因疫苗不仅能在宿主体内较长时间存在,还可以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一个质粒载体可插人多个抗原基因组成多价疫苗,导人这样的疫苗可达到预防多种疾病的目的.
(6)基因疫苗是在基因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
C.S型菌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增殖
D.S型菌的DNA用相关的酶水解后,仍然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的能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Q表示牧草一年光合作用积累的全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
B.Q2的能量是表示牲畜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当鼠全部被消灭后,在该食物网中鹰至少会获得0.01Q的能量
D.当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Q=Q1+Q2+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黄石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