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中的纤维素酶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起重要作用
B.衰老细胞内的染色质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C.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分泌酶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D.龙胆紫染液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分析 1、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免疫过程为:
①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②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③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 解: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最终延伸成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该过程高尔基体中的纤维素合成酶(不是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起重要作用,A错误;
B、衰老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B正确;
C、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溶酶体不能分泌酶,C错误;
D、龙胆紫染液进入细胞可使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细胞膜会失去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对细胞各结构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难以降解的有害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和水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最少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
(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所使用的工具称接种环(针)这种工具操作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接种时,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4)某同学将污水样液制成了1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分别取0.1mL接种到4组(每组4个)固体选择培养基上,若在10-3组的4个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数是257、39、38和37,则每升污水样液中的活菌数约为3.8×108个.
(5)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若要将获得的纯净目的菌种进行长期保存,常采用甘油管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述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仅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B.初次接触过敏原的人,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C.特异性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不易感染病原体
D.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结构得知该种群较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
B.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
C.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为同一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d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 b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的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葡萄糖运输的是图甲中的 .葡萄糖的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

(3)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项分析与该模型相符的是( )

A.若Ⅰ,Ⅲ分别表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则Ⅱ应包括染色质

B.若Ⅰ,Ⅲ分别表示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条件,则Ⅱ应包括通道蛋白

C.若Ⅰ,Ⅲ分别表示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特征,则Ⅱ应包括遗传信息的改变

D.若Ⅰ,Ⅲ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则Ⅱ应包括出现纺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迁移率(Rf)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的部分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溶剂移动距离

色素甲移动距离

色素乙移动距离

色素丙移动距离

色素丁移动距离

实验组1

7.8

1.9

实验组2

8.2

1.5

实验组3

8.0

1.4

平均移动距离

8.0

7.6

0.8

迁移率(Rf)

0.53

0.10

A.色素甲的迁移率(Rf)是0.95

B.色素丙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色素乙比色素甲扩散速度快

D.叶片衰老过程中色素丁含量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