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该比例成立的条件是: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相同;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个体.
解答 解:(1)①如果用胚乳黄色非糯性、胚乳黄色糯性、胚乳白色非糯性和胚乳白色糯性四个亲本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胚乳黄色非糯性,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能发生自由组合.
②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③每种合子的存活率要相等.
④这两个杂交组合是胚乳黄色非糯性×胚乳白色糯性 胚乳黄色糖性×胚乳白色非糯性
(2)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进而获得可育植株,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是纯合子,同一植株上籽粒表现型相同;单倍体育种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是四种AABB、AAbb、aaBB、aabb,因此子代群体中不同植株上的籽粒的表现型不一致.
故答案为:
(1)①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自由组合
②随机结合
③相同
④胚乳黄色非糯性×胚乳白色糯性 胚乳黄色糖性×胚乳白色非糯性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或低温) 一致 不一致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内容,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和优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常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一电位计,两个电极都放置于神经细胞膜内侧。当刺激A处后,检测到的神经电位变化应是下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石家庄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l)基因工程中切割DNA的工具酶是 。DNA连接酶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 和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
(3)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启动子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它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5)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的方法是 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西南宁高三第一次模拟(适应性测试)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萌发的种子中含有两种淀粉酶,已知
淀粉酶不耐热(70℃时即失活),
淀粉酶耐热,两种酶在NaOH溶液中均失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萌发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 操作项目 | A组 | B组 |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
1 | 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0 | 0 | 0 |
2 | 水溶加热 | 置于70℃水浴15min,冷却 | |||||
3 | 淀粉酶溶液/ml | 0 | 0 | 0 | 1 | 1 | 1 |
4 | NaOH溶液/ml | 4 | 0 | 0 | 4 | 0 | 0 |
5 | 1%淀粉溶液/ml | 2 | 2 | 2 | 2 | 2 | 2 |
6 | 保温 | 在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 | |||||
7 | 检测 | 利用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褪色反应进行检测 | |||||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 (填二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 。
(2)分析实验表格可知:A组测定的是 (填)淀粉酶的活性。
(3)该实验步骤4中在A1和B1组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在第7步中的化学试剂可选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1)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A. |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
B. |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 |
C. | 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 |
D. | 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离心后会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 | |
B. | 经检测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 |
C. | 培养时间过长,被侵染的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
D. | 32P标记了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 |
B. | 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 |
C. | 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J”增长模型 | |
D. | 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广州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