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有人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清水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又称“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中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C.脂质、糖类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中碳元素的含量都很高
D.组成糖类、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上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抗体和糖蛋白
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性激素和tRNA
D.质粒和呼吸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二上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植物中提取筒箭毒碱,能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将导致
A.骨骼肌松弛 B.失去思考能力
C.失去感觉 D.神经细胞不能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二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________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二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二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邛崃市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
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糖不可能是酶的组成成分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C.酶在强酸、强碱、高温条件下均会变性失活
D.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