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杂交育种时必需采取人工授粉,理由是能人为控制品种间杂交,获得人们希望得到的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时,子二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解答 解:(1)杂交育种时必需采取人工授粉,理由是能人为控制品种间杂交,以便获得目的品种.
(2)亲本基因型AABB、aabb杂交可以获得基因型为AAbb柱形无褐变的苹果新品种.
(3)子一代自交,后代中含有A和b基因的染色体能被染色,子二代会有9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能被染色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3、4、1、2、3、0、1、2,共有5种数量,其中稳定遗传的柱形无褐变细胞,其基因型为AAbb,由于含有染色单体,所以其荧光标记点有8个.
(4)由于嫁接是无性繁殖,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用于嫁接的枝条可来自于第(3)问F2中全部的柱形无褐变植株.
故答案为:
(1)能人为控制品种间杂交
(2)AABB、aabb
(3)5 8
(4)全部的柱形无褐变
点评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杂交育种的过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安庆八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环境中的CO2浓度恒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klx) | 2.0 | 4.0 | 6.0 | 8.0 | 9.0 | 10.0 |
CO2吸收量(mg·100 cm-2·h-1)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D.超过9.0 klx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外界CO2浓度是其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 |
B. | 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效应B(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 |
C. | 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 |
D. | 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则b是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或某些其它体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大于P | |
B. | 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芽生长受到抑制,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
C. |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相同的扦插枝条,促进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 |
D. | 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M点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 | |
B. |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内一定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 |
C. |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若含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则可记作XX | |
D. | 生物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中,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 |
B. | 人体由于花粉过敏,血管壁通透性增大,使血浆蛋白渗出,导致局部组织水肿 | |
C.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 | |
D. | 如果白天用含18O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只有在O2中可能检测出18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过程的发生场所在叶绿体基质 | B. | A产生的ATP可参与其他生命活动 | ||
C. | B过程的发生场所在类囊体膜 | D. | B过程不直接需要光的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间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 |
B. | 前期发生着丝点分裂 | |
C. |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 |
D. | 末期细胞中央位置形成细胞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亮氨酸的R基是-CH2-CH(CH3)2,则它的分子式是C6H13O2N | |
B. |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一条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脱去水分子数最多是16个 | |
C. | 两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的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 |
D. | 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甲、乙、丙,则它们形成三肽的种类最多有6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