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由a到d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增加
B.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氧气的产生总量代表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代表表观呼吸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a时氧气的总释放量为0,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6,说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光照条件下,氧气的产生总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方面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另一方面还要释放到细胞外,因此该点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点氧气的产生总量是6,与细胞呼吸产生的氧气的量相同,说明该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点氧气的产生总量是8,说明该点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解答 解:A、分析题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氧气的总释放量为0,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6,说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cd时氧气的产生量逐渐增多,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增加,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b光照条件下,氧气的产生总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方面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另一方面还要释放到细胞外,B错误;
C、c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有机物的积累为0,C正确;
D、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应为相等,d点氧气的产生总量为8,因此需要从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准确分析题图,明确氧气的产生总量代表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代表表观呼吸作用强度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的关系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DNA(或“基因”)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核糖体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I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表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没有合成(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的新噬菌体RNA仅出现在离心管的底部,说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组别实验处理预期结果
1 
2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I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II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在乙的基质或线粒体基质(场所)被彻底分解;将结构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则其内膜破裂晚(早、晚)于外膜.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甲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甲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甲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颗粒中的脂质参与叶绿体中的膜结构.
(3)从图II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在13°C〜16°C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增强、减弱、不变).
(4)恒定在上述14℃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32P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由大肠杆菌的DNA编码
B.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32P的DNA占$\frac{1}{8}$
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的$\frac{A+C}{T+G}$的值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小明的腿时常出现抽搐现象,就医后医生建议他补充某种特定的无机盐,小明通过口服补充了适量的该无机盐后,抽搐现象并未消失,于是医生又建议他补充某种特定有机物,最终小明生活中的抽搐症状得到缓解.这一情境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在抽搐发生时立即饮用大量水会缓解抽搐反应
B.抽搐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体内的酸碱性发生剧烈变化
C.医生建议小明补充的无机盐是Na+
D.医生建议小明补充的有机物是维生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植物的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后来还发现,生长素增加雌花分化是生长素诱导植物产生乙烯的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该植物茎中生长素浓度达到M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据图中结果可知,测定时间在T1之后,植物茎的生长速度可能不与生长素浓度成正比.
(2)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促进黄瓜雌花分化,可以直接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处理,达到增产的目的.若要证明生长素的促进机理,可以取弯曲的部位纵切(横切、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植物生长素具有生长“两重性”的是B
A.茎的背地性       B.顶端优势       C.植物向光性       D.无子果实的形成
(4)据图可知生长素和乙烯的合成关系是生长素含量增加可促进乙烯合成,当乙烯含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又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一个字母b,这个字母实际应该是(  )
A.bB.pC.q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每个枝条处理的时间应该一致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