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两种不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及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图中结构1的名称为______,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一中结构3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___

2)请按照分裂的先后排序对图二进行排序__________。该图中处于图三中BC段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三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所代表生物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5)图二A图中有染色体_____条,DNA分子_____个。

【答案】 染色单体 DNA B→C→A→D BC 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中心体(或“中心体、线粒体”) 8 8

【解析】

分析图一: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二: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中期,D细胞处于末期。

分析图三:AB段表示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时每条染色体上由一个DNA分子变成两个DNA分子;BC表示每条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CD表示细胞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再变成一个DNA分子;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1)图一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中结构1是染色单体,结构3是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所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剩余的物质是DNA分子。

2)根据分析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中期,D细胞处于末期,所以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B→C→A→D。图三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二的BC

3)图三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于细胞分裂期的后期。

4)图一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是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

5)图二A图有染色体8条,每条染色体上1DNA分子,所以共有DNA分子8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表示基因型为 BbRr 的水稻的基因与染体的位置关系。乙图表示该水稻 DNA 中的一个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乙图左侧的链为基因 B,则乙图中右侧的链 为基因 b,这是一对等位基因

B. 若该水稻染色体交叉互换使上述非等位基因重组,就能产生两种重组型配子

C. 乙图中 AT 碱基对的缺失和染色体片段缺失一 样,都是具有可逆性的变异

D. 若甲图中右侧的染色体部分断裂并连接到左侧的染色体上,该变异称为易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上述过程

C.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草莓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水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长期种植会使病毒积累在体内,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下图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草莓脱毒苗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外植体能够形成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①是脱分化过程,细胞脱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__________而转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②是_______________过程。

(3)研究表明,多倍体草莓产量高于二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多倍体草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__________〔药剂)处理草莓的愈伤组织,再经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二是利用_________(药剂)诱导草莓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后,再经组织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这种育种技术被称为___________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思考作答。

(1)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________进行免疫比较好。因为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_尽快与抗原结合。

(2)方法①与方法②相比,方法_______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因为该方法是通过___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__________,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3)抗体与抗原结合清除抗原的反应场所是______,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将多肽加工成抗体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

(4)当机体内抗体浓度达到峰值后,若无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动物体内相应抗体浓度会逐渐降低,这种变化与________数量减少和衰老有关,也与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回答

(1)由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叫________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叫___________。此过程必须用_______处理。

(2)若A、B细胞是两种植物的花药经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体细胞,该植株一般是______体。必须用______处理该植株幼苗方可成为可育纯合体植株。也可以由A细胞和B细胞去壁后形成的______融合成C细胞,再由D细胞分化发育为可育植株。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________,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_______________

(4)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形成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 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 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DP+在光反应过程与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还原型的NADPH

B. 叶肉细胞的光补偿点就是植物的光补偿点

C. 类囊体膜上的类胡萝卜素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

D. 图中H通过主动转运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数目正确的是(

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碱基之间的氢键总数为

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