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 |
B. | [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 |
C. | 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 |
D. | 线粒体内产生的CO2到达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通过6层生物膜 |
分析 1、光合作用过程:
2、
解答 解: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线粒体释放的能量最初来自有机物,叶绿体产生ATP的能量来自光能,A正确;
B、[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产生,在线粒体中是随丙酮酸的水解而产生,B错误;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C正确;
D、线粒体内产生的CO2到达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通过6层生物膜,即双层线粒体膜+单层细胞膜+单层细胞膜+双层叶绿体膜,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产物及场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固定可以发生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 | |
B. | ATP能够及时转化成ADP,这有效地保证了细胞内能量的供应 | |
C. | 自养生物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 |
D. |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是细胞内两个不完全相同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森林群落中鸟类的分层分布主要与食物的种类有关 | |
B. | 人工种植的长势相同的马尾松林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 | |
C. | 沙丘上造林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
D. |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 |
B. | 第10分钟时小麦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 |
C. | 第15分钟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
D. | 假设小麦的呼吸速率一直保持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的实际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4×10-8mol/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太阳能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1 | 1.05×109 | 7.50×108 | 7.15×108 | 2.44×107 | 2.25×107 | 2.18×1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 |
B. |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 |
C. |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 |
D. | 农田是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喜氧),所以具有线粒体
C.该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细菌
D.该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