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的四种生物.

(1)该碳循环的图示中,还缺少的箭头是乙→丁(选用甲、乙、丙、丁和箭头表示).
(2)写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营养结构
(3)图2反映的是该生态系统遭受某外来物种E入侵后,进行整治的30年中物种E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物种E的数量在第12年达到最大值;
②其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的时间段是0-8年,若物种E在入侵时的初始值为N0,则这段时间内,每一年的种群数量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Nt=

分析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由于生产者既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图1中甲是二氧化碳库,乙表示生产者;由此可以分别确定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解答 解:(1)该碳循环的图示中,还缺少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即缺少的箭头是乙→丁.
(2)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之间,因此A属于第二营养级,BC属于第三营养级,D即为第四营养级,由此可以写出食物链.具体见答案.
(3)①由图可知λ>1时,种群数量增加,λ=1时种群数量不变,所以第12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②λ>1,且为定值时,种群数量为“J”型增长,即0-8年.每一年的种群数量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Nt=
故答案为:
(1)乙→丁    
(2)                   
(3)①12      ②0-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物质循环图解判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够根据能量关系写出食物链及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1甲~丙依次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数目变化柱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时期,对应于图乙的BC段.
(2)甲图细胞所示分裂方式和受精作用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以及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3)与乙图中CD段相对应的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丙图中引起①→②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5)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参照此图,在图中绘制此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丙过程合成物质的单体在生物体内约20种,该过程需要2种RNA参与
B.甲、乙、丙过程中形成的核苷酸对种类别为2、3、2
C.能发生甲过程的细胞一定能发生乙、丙,而能发生乙、丙过程的细胞不一定能发生甲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均可起始多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同学总结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
A.DNA上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了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
C.tRNA上只有三个碱基,tRNA上的三个碱基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密码子,都可以对应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拟南芥由于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遗传操作简便,近四十年来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为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图甲、乙是拟南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H2O、CO2消耗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乙图中CO2产生于第②阶段(填图中序号).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乳酸.
(3)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丙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①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释放量达到2.2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2.4-2.8μmol CO2•m-2•s-1
②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恩格尔曼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
B.鲁宾和卡门利用O的放射性同位素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二氧化碳
C.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必须在光下进行才能成功
D.萨克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有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1表示培养中的动物细胞数目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关系,从图1的A点取出6000个细胞,测定其DNA的含量,结果如图2,根据该实验结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0小时
B.取出的6000个细胞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为3000个
C.取出的6000个细胞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为1500个
D.C表示的细胞处于DNA复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单倍体
D.八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一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B.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