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0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0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 ②③ B. ①②③⑦ C. ①②③⑦⑧ D. ①②③⑥⑦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检测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攻击靶细胞
②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能直接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
③受精卵发育成8个细胞的球状胚体,至少需要经过4次有丝分裂
④被子植物的受精卵在形成胚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在逐渐增多,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
⑤在机体正常反射活动中,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⑥人体的内环境即指细胞内液,其中的H2C03/NaHC0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A.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B.有二项正确
C.有三项正确 D.全部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4号患甲病说明1号和2号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6号和7号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C.从1号个体及子女推知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若3号不携带乙病基因,则乙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设计原理遵循 定律。
(2)完善下列实验设计:
第一步: (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第二步:紫花植株×红花植株。
(3)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第一步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为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若未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②若第二步后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后代全部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按如图所示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图中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相继收缩。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进行时应将标本置于生理盐水中,若没有可用等渗的KC1溶液来代替
B.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左肌肉和中肌肉
C.未接受刺激时,神经纤维保持静息状态,此时没有离子进出,各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浓度相等
D.肌肉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外电位将由负变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Aa(A对a完全显性)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
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②上述育种方式包含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③最终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不可育
⑤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和a基因互换一般属于基因重组
C.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而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D.采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可获得茎秆粗壮、所结果实种子大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实验装置,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
A. 甲、乙两管中的液面高度相等
B. 甲、乙两管中的葡萄糖的浓度相等
C. 甲、乙两管中的淀粉的浓度相等
D. 两管的葡萄糖皆为8%,淀粉皆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