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为二倍体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丁图的BC段
B.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与丙图细胞不是来自同一种生物
C.含有乙图细胞的生物的相关基因型AaBb
D.丁图曲线表示减数分裂,则CD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处于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染色体数目呈奇数,可判断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子细胞.根据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情况,可分析曲线图:AB是由于染色体复制引起的,BC段每条染色体中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CD段是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引起的,DE段每条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

解答 解:A、甲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已分裂,对应丁图的DE段,A错误.
B、乙图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条;丙图经减数分裂后含染色体3条,说明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因此,乙图与丙图细胞不是来自同一种生物,B正确;
C、由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Bb,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因此含有乙图细胞的生物的相关基因型AaBb或Aabb,C错误;
D、如果丁图曲线表示减数分裂,则CD减半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的相关知识,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判断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体内的细胞拥有稳定而适宜的存活条件.请回答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某同学的手指突然受到针刺,会出现缩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调节和激素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
(3)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某人患有运动性失语症,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填写“S”或“H”)区受损伤所致.
(4)某同学一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会消失.该同学的表现叫做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脱氧核糖,ATP和磷脂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P
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键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C.高温处理过的唾液淀粉酶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具有丰富的麦芽糖,其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研究小组分别于20℃,30℃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单细胞绿藻平均每个细胞O2的总产生速率和CO2
光照强度(klx)123456
O2的总产生速率
(nmol•h-1
20℃136888
30℃247101212
CO2释放速率
(nmol•h-1
20℃974222
30℃20-3-6-8-8
请分析回答:
(1)在30℃,2klx条件下,能产生[H]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若绿藻长期生活在20℃,5klx条件下,则不能(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在20℃、5 klx条件下,绿藻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3)在30℃,3klx条件下,平均每个细胞的CO2固定速率是7nmol•h-1,细胞呼吸生成CO2的速率是4nmol•h-1,在该条件下,若白天持续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绿藻的总重量将减少(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绿藻细胞在20℃,1klx条件下的细胞呼吸速率是10nmol•h-1,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是一直保持不变;
(5)分析数据,可以判定绿藻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应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ATP是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有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之称,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植物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合成ATP都依赖O2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部能形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内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并与其进行物质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血浆外流生成的组织液和流回血浆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相等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
B.抗体存在于体液(主要是血浆)中
C.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液的病原体和毒素
D.效应B细胞识别并结合抗原,然后合成、分泌相应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过程不在动物细胞内进行的是(  )
①DNA的复制   ②染色体变异  ③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血液中尿素的排出  ⑤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元.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C.低温环境中激素不参与体温调节,神经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不参与体温调节,激素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