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列各项。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重庆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萌发,获得了大量正常生长的幼苗,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1)大豆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玉米幼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2)兴趣小组将同质量的大豆和玉米种子磨成匀浆,各取2ml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观察发现加入 种子匀浆的试管中紫色较深。
(3)兴趣小组制作了大豆叶片的横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叶肉细胞相比,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
(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种过大豆的土壤培养大豆幼苗时发现,培养在经过高温灭菌土壤中的植株,比培养在没有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的植株长势要差,很可能的原因是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 。
(5)兴趣小组将长势良好的各一株大豆幼苗和玉米幼苗根部固定在完全培养液中,置于同一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保持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培养了一段时间后, 幼苗最先枯萎死亡了,主要原因是玻璃罩内缺乏 。在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利用NADP+形成NADPH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若突然用黑布遮住玻璃罩,短时间内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C5的含量变化是
(填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重庆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萌发,获得了大量正常生长的幼苗,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1)大豆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玉米幼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2)兴趣小组将同质量的大豆和玉米种子磨成匀浆,各取2ml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观察发现加入 种子匀浆的试管中紫色较深。
(3)兴趣小组制作了大豆叶片的横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叶肉细胞相比,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
(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种过大豆的土壤培养大豆幼苗时发现,培养在经过高温灭菌土壤中的植株,比培养在没有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的植株长势要差,很可能的原因是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 。
(5)兴趣小组将长势良好的各一株大豆幼苗和玉米幼苗根部固定在完全培养液中,置于同一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保持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培养了一段时间后, 幼苗最先枯萎死亡了,主要原因是玻璃罩内缺乏 。在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利用NADP+形成NADPH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若突然用黑布遮住玻璃罩,短时间内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C5的含量变化是
(填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萌发,获得了大量正常生长的幼苗,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1)大豆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____,玉米幼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
(2)兴趣小组将同质量的大豆和玉米种子磨成匀浆,各取2ml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观察发现加入____种子匀浆的试管中紫色较深。
(3)兴趣小组制作了大豆叶片的横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叶肉细胞相比,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
(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种过大豆的土壤培养大豆幼苗时发现,培养在经过高温灭菌土壤中的植株,比培养在没有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的植株长势要差,很可能的原因是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____。
(5)兴趣小组将长势良好的各一株大豆幼苗和玉米幼苗根部固定在完全培养液中,置于同一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保持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培养了一段时间后,____幼苗最先枯萎死亡了,主要原因是玻璃罩内缺乏____。在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利用NADP+形成NADPH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若突然用黑布遮住玻璃罩,短时间内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C5的含量变化是____
(填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
(单位:×106个/mL)
温度(℃)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第7次 | 第8次 |
0 h | 24 h | 48 h | 72 h | 96 h | 120 h | 144 h | 168 h | |
15 | 1.2 | 3.0 | 3.8 | 4.6 | 4.0 | 3.2 | 2.8 | 2.5 |
20 | 1.2 | 5.0 | 5.3 | 4.2 | 2.1 | 1.2 | 0.8 | 0.6 |
25 | 1.2 | 5.2 | 5.6 | 4.6 | 2.9 | 1.0 | 0.6 | 0.2 |
30 | 1.2 | 4.9 | 5.5 | 4.8 | 2.2 | 1.3 | 0.7 | 0.5 |
35 | 1.2 | 1.5 | 1.8 | 2.0 | 2.2 | 1.3 | 0.8 | 0.6 |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
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
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
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
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
K值的时间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
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
“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