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酶促反应中,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高效性
C.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永久失活
D.DNA能控制蛋白质类酶的合成,但不能控制RNA类酶的合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 解:A、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酶活性的大小通常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性愈高,反之活力愈低,A正确;
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其催化作用而加快反应速度,酶不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错误;
C、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高温、过酸和过碱酶都会失去活性,但低温酶不会失去活性,C错误;
D、DNA能控制蛋白质类酶的合成,也能控制RNA类酶的合成,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考生识记酶的本质和特性、明确酶催化的特点和酶促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另两位发现了阿维菌素(从一类气生性腐生放线菌中提取)的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使疟原虫较快出现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能排出体外,从而损失大量细胞质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线菌与宿主成熟红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
C.疟原虫自噬泡的形成与排出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D.青蒿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疟原虫的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过程中能够精确复制和均分遗传物质
B.减数后期Ⅱ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即为一个染色体组
C.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其上的基因具有行为一致性现象
D.两者形成的子细胞均可继续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1936年美国某岛屿引人环颈雉,其后的五年环颈雉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936年后的十年内,对坏颈难而言资源是无限的
B.该岛屿上环颈雉的环境容纳量逐年增大
C.一年中不同季节,环颈雉的出生率均大于死亡率
D.环颈雉的引人最终使该岛屿的生态系统实现新的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汉中城乡有泡泡菜的习惯,其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适宜环境温度为28~30℃.但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
(2)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盐水,其中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3)若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
①取长势一致的菠菜绿叶,用打孔器打出30个直径1cm的圆形叶片(避开大的叶脉).
②取3只小烧杯并编号,分别加入20ml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向三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圆形叶片,观察到叶片均浮在液面上.
③将三只小烧杯中的圆形叶片取出,用真空泵抽去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放回小烧杯中,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烧杯底部.
④将3只小烧杯分别放到距离台灯(40W)10cm、20cm、30cm处,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内3只小烧杯中圆形叶片上浮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探究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2)步骤②向小烧杯中加入20ml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的目的是维持CO2浓度的相对稳定;步 骤③将圆形叶片中的气体抽出的目的是防止干扰实验结果.
(3)本实验以“小烧杯中圆形叶片上浮的情况”作为因变量的观察指标,原因是圆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叶片浮起.
(4)若观察到步骤④中3只小烧杯的圆形叶片均上浮,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分别距离台灯40cm、50cm、60cm的3个实验组,其他条件不变重复上述步骤.预测结果:随着小烧杯与台灯距离的增加,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一定不在细胞器中发生的是(  )
A.细胞中衰老细胞器的水解B.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
C.酵母菌细胞中肽键的形成D.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丙酮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为某沙漠地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蚂蚁的数量最多,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
D.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乙烯利处理凤梨促进果实成熟
B.用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能明显抑制a-淀粉酶产生
D.用2,4-D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的西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